1904 年,通房丫鬟李氏,站着侍奉丈夫与正妻长达 33 年。这日,她正在盛饭。谁知,管家突然冲进来高喊了一句,她手一歪,啪地一声碗摔落地面碎了一地。正妻刚打算开口斥责,丈夫却开怀大笑:“坐下,一同用膳!” 丫鬟李氏是专门给人端茶倒水的,这天她如往常工作时,因没见过那么多人,不由来的紧张,不小心将茶水打翻在谭钟麟身上,她赶紧拿出手帕,一边道歉,一边给他擦干净。 连主人都站起来向他赔不是,李氏更紧张了。 而谭钟麟却摆摆手说:“不碍事,丫头小,不如让我来教她。” 李氏的主人明白了他的意思,在告别前,将李氏喊来,送给了谭钟麟。 正房夫人看见谭钟麟带回一位女子,瞬间明白,就去安排房间了。那晚,丫鬟李氏成了谭钟麟的通房丫鬟。 就是这晚,她便怀上了谭钟麟的孩子。即使发生了这等事,但她的待遇依然没有改变,被安排干粗活,和下人一起的生活。 到九个月时依然挺着怀孕的身体,伺候夫人和谭钟麟。 十月,分娩时的那晚,因为叫声太大打扰到了谭钟麟的休息,被人传话:“让她不要叫了,吵死了!” 她生了个儿子,当时的年代重男轻女的很多,借着儿子出头的也不少,但是李氏却并没有改变,甚至丈夫还很不待见这个儿子。 但是谭钟麟不会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在成人时会给家族带来荣誉,儿子叫谭延闿,岁月的流逝,使他渐渐成长,他看见过自己的母亲被人欺负,看见其他人都可以走正门,而自己的母亲只能走侧门,也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待见自己。 有一天,他曾问过母亲。 他看见自己的母亲抹过眼角的眼泪。对他说:“你只要记住一点就好了,只有读书出人头地,才不会被人欺负,才能走正门。” 之后李氏经常看见儿子发奋的读书,甚至忘记吃饭。而谭延闿的心中只是想要母亲风风光光的从正门走出去。 终于,命运的转折点到了,24岁的谭延闿高中。 当时,李氏在伺候夫人和丈夫用膳,为谭钟麟盛饭,这时,一位下人跑了过来喊道:“老爷,少爷中了,少爷中了会元!” 此消息一出,李氏手一歪,将碗打碎了,夫人见此正要训斥,谭钟麟笑道:“罢了,罢了,坐下一同用膳!” 几乎瞬间的事,李氏留下心酸的眼泪。谭钟麟终于态度好转了一些,将手帕递给李氏:“擦擦吧。” 情况刚刚好转,谭钟麟就离世了。 谭延闿即将外出工作,留下自己的妻子在家照顾母亲。 1916年,李氏病逝,远在他乡的谭延闿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他跪在母亲的棺材前大哭,直到将要下葬时,他看见下人抬着母亲的棺材走向侧门,瞬间恼怒,叫停抬向侧门的下人,找家庭成员商量,奈何他们都不同意。 见商量未果,他直接趴在棺材上,大喊:“来人,将我抬出去!” 众人见此举甚是甚是惊讶,纷纷为他的行为打动,最终同意了李氏从正门过。 谭延闿在棺材上边哭,一边小声的对母亲说:“母亲,你终于可以从正门过了。” 在封建时代,一般女子一直是瞧不起的对象,又何况出身贫寒的人呢,她们成为随意被人发卖的对象,地位底下,受人欺负,而李氏的遭遇就是典型的代表,幸运的是,她有一位好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