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上海一男子照顾瘫痪母亲多年,母亲离世后,按照和兄弟姐妹的协议,母亲的房子由他一人继承,没想到,哥哥得知房子要拆迁后,竟翻脸不认人要求平飞,其余3人表示自己没尽到赡养义务,认可男子获得全额补偿款,男子将哥哥起诉至法院后,法院判了! “母亲活着的时候一次都不来照顾,现在离世了就来争拆迁款,有你这么做儿子的吗?”男子愤怒的说道,这声怒吼成功揭开了上海黄浦区一起因房屋征收款引发的家庭纠纷案件的内幕。 故事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陈阿婆居住在上海黄浦区,育有五个子女,拥有一间私房,然而命运的转折悄然而至——陈阿婆因病瘫痪,生活无法自理,面对母亲瘫痪在床的现实,五个子女围坐一堂,商讨如何妥善安排母亲的晚年生活,这一刻家庭内部的矛盾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每个人都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在这次家庭会议上其他子女面露难色,只有幼子小伍毅然站了出来,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他提出,自己愿意负责母亲此后所有的日常起居、住院费、医药费以及最终的丧葬事宜。 作为回报母亲名下的这套私房,未来由他一人继承,此外协议还特别约定,陈阿婆的退休工资将用于资助另一位无生活来源的子女,这份协议不仅是对母亲晚年生活的安排,也是对家庭财产分配的明确约定,所有子女都在协议上签了字,看似合情合理的安排,暂时平息了家庭内部的矛盾。 接下来的五年小伍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他五年如一日地贴身照料瘫痪的母亲,喂饭、擦身、守夜,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母亲的生活起居,他事无巨细地照料;母亲的每一次病痛,他都心急如焚地奔走。 在这五年里小伍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次懈怠,他不仅照顾母亲的生活,还承担了母亲所有的医疗费用,直到母亲安详离世,母亲离世后小伍按照约定妥善办理了丧葬事宜,并顺理成章地继承了那套老房子。 平静的日子在2019年被打破,这一年陈阿婆名下的老房被划入拆迁范围,拆迁补偿款高达数百万,这笔突如其来的巨款,像一块巨石投进水中,瞬间激起了人性深处的贪婪,当初同样在协议上签字的哥哥,此刻彻底变了脸。 他否定了二十多年前协议的效力,振振有词地宣称:“协议是二十年前签的,早失效了!”“当时不懂法,签字根本不算数!”他一纸诉状将亲弟弟小伍告上法庭,要求平分这笔天降横财。 哥哥的反悔让小伍感到无比震惊与寒心,他难以理解为什么母亲在世时,三哥从未尽过赡养义务,如今却为了钱而翻脸不认人,面对三哥的无理要求小伍坚决反对,他不愿让母亲用生命换来的承诺,在金钱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然而三哥的背信弃义并没有得到其他兄弟姐妹的支持,面对三哥的举动,小伍的其他三位兄姐选择了站在良心这一边,他们公开表示支持小伍独享全部补偿款,因为“我们没尽孝,没脸去争”。 这些兄姐坦言当年因为时间和经济原因,确实未能尽到赡养义务,如今看到小伍为母亲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愿意成全弟弟的孝心,在他们心中,手足之情显然比金钱更重要,这些兄姐的态度,让小伍在困境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小伍五年不间断的贴身照料,其付出的精力、时间和情感,远非其他兄姐可比,因此法院确认由小伍分得母亲名下私房的全部征收补偿款,并驳回了三哥的全部诉讼请求。 这起案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网友对法院的判决表示认同,一位网友评论道:“小伍的哥哥太自私了!母亲在世时从未尽过赡养义务,现在为了钱却翻脸不认人,法院的判决大快人心,支持尽孝者获得全额补偿款,这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 另一位网友则表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句话说得没错,伍用五年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协议内容,他理应获得回报,法院的判决也警示那些企图坐享其成的人,赡养父母是子女的责任,不是做样子,更不是等利益来了才想起尽孝。”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句话看似无情,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亲情与利益面前,我们应当学会用理智与法律来平衡二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既维护家庭的和谐,又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 2025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