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就在大家都期待伊朗能够吃一堑长一智,重新出发重新做人的时候,伊朗议会竟然又上演了

就在大家都期待伊朗能够吃一堑长一智,重新出发重新做人的时候,伊朗议会竟然又上演了一出无比荒唐的闹剧。

7月22日,伊朗议会以压倒性票数,否决了总统佩泽希齐杨提出的关键法案,该法案意图将部分总统权力移交地方各省省长。

“权力下放法案”初衷本是为了激活地方活力,但在当前的局势下,这一举措显然不合时宜。

经历战乱后,伊朗经济凋敝、资源匮乏,此时最需要的是中央集权,以集中有限资源应对危机。

没想到佩泽希齐杨不仅不集中,反而还要在这危机之中下放权力,有时候真的让人怀疑佩泽希齐杨也是以色列派来的奸细。

而且一旦权力下放,地方财力增强后轻则形成割据势力,重则重蹈国家肢解的覆辙,这绝非危言耸听。

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萨达姆时期伊拉克因地方势力坐大,将领被外部势力收买,导致全国防线崩溃。

议会否决法案的背后,是保守派对总统背后势力壮大的警惕,近年来,总统阵营凭借对经济和民生议题的关注获得不少支持,此次推动权力下放,难免被解读为扩大自身影响力的尝试。

保守派的反击看似维护了中央权威,实则只是暂时压制了矛盾,并未解决根本问题。

这种以派系利益为先的政治博弈,让国家在危机面前错失了凝聚共识的机会,反而加剧了内部的不信任。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伊朗的政治架构,始终未能平衡好各方利益,宗教领袖、总统、议会之间的权力边界模糊,使得政策制定往往沦为派系角力的工具,而非基于国家整体利益的理性选择。

“十二日战争”已经证明,内部的分裂比外部的压力更具破坏性,前线的浴血奋战,与后方的政治内耗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国家如何能在复杂的地区局势中站稳脚跟?

从现实来看,议会的否决只能带来短暂的平静,总统背后的势力既然敢于提出法案,就意味着其已具备相当的政治能量,未来必然会寻找其他途径推动类似议程。

而保守派为了巩固自身地位,也会进一步收紧权力,这种拉锯只会让政策摇摆不定,延误改革时机。

经济的持续恶化、民生的困顿、外部制裁的压力,都在考验着伊朗的政治韧性,而内部的纷争只会让这些问题雪上加霜。

客观而言,伊朗当前最需要的是超越派系分歧,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国家整体利益的决策核心。

无论是权力集中还是适度分权,都应服务于国家稳定和民生改善,而非成为派系斗争的筹码。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一个被内部矛盾消耗的国家,注定难以抵御外部的风浪。

“十二日战争”的伤痛尚未抚平,若继续陷入政治内耗,伊朗面临的恐怕是比战争更惨痛的结局,不是被外敌击垮,而是在自我消耗中逐渐失去未来。

这种以派系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政治生态,若不能得到根本改变,伊朗的复兴之路只会愈发艰难。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8
2025-07-25 09:52
照你这么说荒唐的不是议会而是总统,议会到是否决了总统可能进一步分裂伊朗的错误法案,是十分正确英明的否决,甚至可能挽救了伊朗。
时代
时代 2
2025-07-25 09:52
你想逃避责任?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