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大佬打7小时电话”,高铁不是“私人包厢”

近日,有网友发文分享了自己在高铁上的“奇遇”。

据其描述,一位乘坐高铁的“大佬”从早上八点半上车后,就开始不间断地打电话,听取下属汇报并指导工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大佬”才停下用餐。网友本以为可以清静一会儿,不料仅仅十分钟后,这位“大佬”放下饭碗,又拿起了电话继续“奋战”。

湖北广播电视台经视直播记者尝试联系发帖网友了解更多详情,但对方并未回应。不过,该网友在评论区补充了关键信息:这位大佬乘坐的是商务舱,在八小时的旅途中,电话通话时间竟然长达七个半小时!

这个案例其实有点特殊,毕竟连续打7个小时的电话,一般人恐怕也“吃不消”。虽然案例特殊,不过事件在网上却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从评论可以看出,有着类似经历的乘客并不少,一个极端的案例引发了普遍的共鸣。

对此,12306客服回应称,“(铁路规定中)没有专门条款禁止旅客打电话或说话。如果您认为对方影响到您休息,可以向列车工作人员反馈。”对于乘车环境可能被干扰的问题,工作人员建议乘客在购票时尽量选择“静音车厢”,以减少噪声影响。简单来说,除非选择“静音车厢”,否则无法强行制止这种行为。

但这种回应,可能陷入了一个“话语陷阱”:因为静音车厢规定了一系列禁止性行为,可能客观上给人造成这样一种错觉:在其他车厢里制造噪声似乎是“合理”的。

这恐怕很难让多数乘客满意。首先,静音车厢是有限的,很难完全满足所有乘客的需求;其次,普通车厢也应该具备平均的文明水准,不应该承受噪声的干扰。

毕竟,从常理来说,无论是商务舱,还是普通车厢,控制音量、尽量不打扰他人,这是一种基本的公共文明。别说是高铁,近些年一些地方的地铁也都开始引入类似规定。比如对于公共场所另一个备受吐槽的行为——手机声音外放,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昆明等地的地铁都已经明文禁止。

那么在高铁上,虽然有静音车厢的存在,也不意味着普通车厢的制造噪声类似行为就可以被“放任”。

当然,客观上也要承认,文明的进步恐怕很难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于打电话来说,很多情况都属于“有事要处理”,这和单纯手机娱乐有情感色彩上的不同,简单“一刀切”禁止并不现实。

但正如12306客服的回应,“已记录乘客建议,将反馈相关部门”,类似的投诉、网民的声音,能否真正地融入车厢的服务措施和细节管理,也很值得关注。对于高铁车厢内长时间打电话可能影响他人的现象,现阶段或许缺乏强制性手段,但铁路部门也不见得就束手无策,比如明确控制通话音量和时长的提醒,划定适宜打电话的区域,这些其实都值得摸索。

而对于每一个乘客来说,也应当从类似的新闻中,理解今天的“文明水位”——人们太渴望一个不被打扰的安静空间了。这种渴望背后,其实是一种对彼此尊重的基本期待,而公众都应有所反思,恪守个人行为边界意识,去减少不必要的声音干扰,构建一种更加合理的公共行为规范。

确实,公共行为规范难以在一朝一夕形成,而就此进行无所遗漏的强制干预其实也有些不现实。但在持续的公众讨论、提醒与公共场所的引导中,可以从一句提示语、一个符号、一次自律开始,逐渐沉淀、凝聚出社会共识,形成一种“静音文化”,进而让“安静”成为一种体面的、普遍的习惯,而不是只在特殊场合才能获得的“奢侈”。

评论列表

行坐君
行坐君 3
2025-07-30 16:22
这么牛的大佬,怎么不坐飞机呢?
东方无尘
东方无尘 2
2025-07-29 20:04
没素质,影响他人
育人的愚人
育人的愚人 1
2025-07-29 15:42
他耳朵不疼吗?打30分钟就受不了了[得瑟]
远方
远方 1
2025-07-30 18:11
现在网友发的贴就一定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