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召见日本驻华公使并严正交涉后,又取消访日行程 8月1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记者提问,称中国已经取消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的访日行程,请问中国取消此次行程的原因是什么? 针对日媒的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明确指出,关于韩俊部长延期访日的具体缘由,建议向日方主管部门进行询问。中方对中日两国各层级接触持开放态度。日方若有诚意与中方往来,就需付诸实际行动,莫要言行不一。 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亦是台湾光复80周年。在这极具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日本的表现着实令人失望。 靖国神社仍然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这无疑是日本社会未能彻底清算侵略历史的一个标志性创口。 多家媒体披露石破茂政府可能打破惯例,不在8月15日和9月2日这两个标志性日期发表反思战争的公开讲话。 这种刻意的“沉默外交”,无异于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当德国总理已为纳粹罪行下跪忏悔时,日本政客们仍在“道歉”与“遗憾”的文字游戏中闪转腾挪。 就在韩俊部长原计划访日的前夕,台湾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竟以“私人身份”窜访日本,且受到官方接待。 此操作看似低调,实则严重背离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所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日本政府心知肚明: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却仍纵容此类行为,其战略考量昭然若揭——既想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打“台湾牌”,又妄图以“切香肠”方式试探中方底线。殊不知台海若因外部干涉生变,近在咫尺的日本必将首当其冲。 8月初,日本渔船“三加丸”号在配备军用通讯设备、海上保安厅船只伴航的情况下,精准闯入钓鱼岛海域滞留43小时,创下年内第五次非法侵入记录。 中国海警运用广播警告、水炮驱离等专业手段予以应对,整个过程中并未发生碰撞。耐人寻味的是,日本共同社突然重提2024年7月的“凉月号事件”旧账,高调宣称中国海军曾对闯入浙江领海的日舰开炮示警。 时隔一年炒作此事,与其说是追求“真相”,不如视为日本国内政治势力借机渲染“中国威胁”,为右翼议程造势。 石破茂政府的战略困境在这场风波中暴露无遗。他上任初期曾释放对华友好信号,甚至打破外交惯例夜间会见王毅,会谈现场悬挂“解衣”字画以示诚意。 但在美国贸易施压下,日本最终接受开放市场、投资5500亿日元换取关税让步的“不平等协议”,使石破茂的“抗美英雄”人设轰然倒塌。 这种在中美间“走钢丝”的窘境,直接导致其外交政策进退失据:对中国示好时被国内批“软弱”,对美妥协时遭民众斥“投降”,如今更在历史问题、领土争议上首鼠两端。 中日关系的症结所在,向来并非取决于中国是否有意开展高层往来。事实上,中方在两国各层级的接触方面始终秉持开放态度。 关键在于日本能否言行一致——若一边纵容政客参拜靖国神社,一边放任渔船侵闯钓鱼岛,另一边又接待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却还期待中方高层如期访日,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外交逻辑,无异于缘木求鱼。 中方取消部长级访问的决策,本质上是对日本近期系列行为的连贯反应。当外交部的回应从“敦促日方恪守承诺”升级为“拿出实际行动”,当亚洲司司长亲自约见日本公使逐条阐明关切,信号已足够清晰:中日关系的改善不需要更多漂亮话术,只需要日方在历史、台湾、领土问题上停止“当面递笑脸、背后捅刀子”的双面游戏。 素材来源:海峡网 海峡网官方账号 2025-08-14 21:04
【趁你病,要你命:815日本投降80周年的罪恶】8月6日,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
【80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