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应该懊恼自己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太早了,导致没有人为惹祸的PPI数据背锅

天天纪闻 2025-08-17 16:17:52

特朗普应该懊恼自己解雇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太早了,导致没有人为惹祸的PPI数据背锅。   特朗普最近估计得肠子都悔青了,尤其是在8月14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7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之后。这份数据简直像一颗炸弹,直接炸翻了他和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如意算盘。   PPI环比暴涨0.9%,创三年来最大单月涨幅,同比也飙升至3.3%,远超市场预期的2.5%。更扎心的是核心PPI(剔除食品和能源)环比和同比涨幅都达到0.9%和3.7%,双双刷新近两年半高点。   这数据一出来,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当场就懵了——原本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热情瞬间被浇灭,美股期指短线跳水,2年期美债收益率直线飙升。   要说这事儿为啥让特朗普如此被动,还得从他几个月前的一个决定说起。   今年8月1日,也就是PPI数据公布前三天,特朗普突然以“数据操纵”为由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   导火索是当时公布的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大骂这是“民主党阴谋”,甚至暗示前局长在2024年大选前伪造数据帮哈里斯造势。   这一举动看似解气,却为后来的PPI危机埋下了致命隐患。   为啥这么说呢?劳工统计局(BLS)在美国经济数据体系里可是块金字招牌,成立140多年来以独立性和专业性著称,负责发布包括PPI、CPI、非农就业在内的核心指标。   局长被突然解雇后,机构内部瞬间陷入混乱。更要命的是,特朗普提名的继任者、保守派经济学家E.J.安东尼还卡在参议院审批环节,导致BLS在关键数据发布期群龙无首。   这种情况下,7月PPI数据的采集和发布自然成了烫手山芋——既没人能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解释数据异常,也没人能顶住舆论压力为政策辩护。   其实BLS这半年来早就被折腾得够呛。   特朗普上台后先是冻结联邦机构招聘,导致BLS流失了15%的工作人员,接着又提议削减2026财年预算8%,逼得他们从4月起暂停了内布拉斯加、犹他等多地的物价采集,72个调查地区平均缩减15%的样本量。   更夸张的是,BLS甚至解散了两个由专家组成的外部咨询委员会,原本这些人能帮忙优化统计方法,现在只能靠内部仅剩的人手硬撑。   这种情况下,7月PPI数据的可信度本就打了折扣,再加上政治干预的污点,简直成了反对派攻击的活靶子。   最尴尬的是,这波PPI暴涨的罪魁祸首,恰恰是特朗普自己力推的政策。   从2025年7月底开始,特朗普政府对60多个国家加征10%-41%的“对等关税”,8月7日正式生效的新关税涉及钢铁、药品、半导体等关键领域。   这些政策直接推高了企业的原材料和中间品成本——比如汽车制造商采购的钢材价格因关税上涨12%,制药企业进口活性成分成本增加15%。   更麻烦的是,关税引发的供应链混乱让企业不得不提前囤积原料,这种“恐慌性采购”进一步推高了大宗商品价格,7月PPI中机械设备批发利润率暴涨3.8%,贸易服务价格飙升2%,都是典型的关税后遗症。   财政部长贝森特这时候也坐不住了。作为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核心操盘手,他之前还在各种场合吹嘘关税“让美国重新伟大”,甚至放话“率先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能拿到最好条件”。   可PPI数据出来当天,他的口径立刻180度大转弯,在接受采访时声称“中性利率比当前水平低1.5个百分点”,暗示美联储需要降息150个基点来应对。   这种甩锅行为显然没骗过市场——金融分析师们一针见血地指出,PPI的暴涨直接反映了关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而贝森特之前力挺的“3-3-3”方略(3%GDP增长、3%赤字率、每天增产300万桶石油)如今成了笑话。   更讽刺的是,BLS内部其实早有预警。今年4月,BLS的经济学家们就向白宫提交报告,警告关税可能导致PPI在下半年出现“异常波动”,建议暂缓加税措施。   但这份报告被特朗普团队直接无视,理由是“数据不可靠”。   现在看来,这些预警简直成了预言——7月PPI中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蔬菜、肉类等农产品因进口受限价格飙升,机械设备和化工原料也因关税成本激增。   而贝森特之前声称“关税成本由外国承担”的说法,在数据面前彻底破产。   现在最头疼的还是特朗普自己。原本他指望通过解雇BLS局长来转移就业数据不佳的责任,没想到反而让PPI危机成了更大的政治包袱。 更要命的是,BLS的公信力危机可能影响到其他数据——比如8月12日公布的7月CPI虽然同比2.7%看似温和,但因采样缩减和插补估算比例上升,已经被多家机构质疑“粉饰太平”。   这场危机背后,其实暴露了特朗普式治理的深层矛盾。一方面,他需要通过强硬政策(如关税、制裁)塑造“美国优先”的形象;另一方面,这些政策的副作用(如通胀、数据失真)又必须有人背锅。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