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蒋万安今天明确表态,他肯定不会参选下一任国民党主席。   按照国民党的选

天天纪闻 2025-08-17 18:17:55

台北市长蒋万安今天明确表态,他肯定不会参选下一任国民党主席。   按照国民党的选举时程,9月4日至5日开放候选人登记,10月18日投票,11月1日正式交接。   目前距离登记截止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但包括台中市长卢秀燕、新北市长侯友宜、桃园市长张善政在内的热门人选都未明确表态,党内观望氛围浓厚。   蒋万安是在8月14日出席公开活动时被媒体追问参选意向的。他当场表示,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把台北市政做好,争取市民支持,为台北创造最大福祉,“目前完全没有考虑参选党主席”。   这一表态并非突然。早在8月11日防台风整备会议上,他就以“专注救灾”为由回避了相关问题。   接近蒋万安的人士透露,他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争取2026年连任,必须将精力集中在市政建设上,尤其是打造台北成为“国际最佳宜居城市”的目标。   从政治现实来看,蒋万安的决定也有深层考量。他作为蒋家第四代,公众形象偏向年轻改革派,若此时参选党主席,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急于卡位权力核心,反而引发党内保守势力的反弹。   此外,国民党内部对“党政合一”的争议尚未平息,若党主席与未来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不同一人,可能导致资源分散。   蒋万安显然希望通过深耕市政积累口碑,为未来更重要的政治布局铺路。   台中市长卢秀燕被视为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但她的态度始终暧昧。   8月11日结束澳大利亚参访返台时,她以“防台风”为由回避提问;14日出席台行政机构会议时,又将焦点放在争取县市补助款上,仍未提及党主席选举。   尽管有消息称她“内心早已决定不参选”,但直到8月15日仍未正式宣布。   卢秀燕的犹豫源于多重矛盾。一方面,她在蓝营声望极高,被视为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热门人选,若同时兼任党主席,可整合党务与选举资源,复制马英九当年的成功模式。   另一方面,台中市政正值关键期,她若提前参选,可能被绿营攻击为“落跑市长”,影响台中票仓稳定。   此外,国民党内部对“党主席是否必须由2028参选人兼任”存在分歧,卢秀燕若此时表态,可能激化党内矛盾。   新北市长侯友宜和桃园市长张善政的态度同样耐人寻味。侯友宜在8月11日回应参选问题时,仅表示“把握当下、认真做事”;   14日在基隆为谢国梁反罢免造势时,仍将焦点放在地方事务上,未提及党主席选举。张善政则直言“当务之急是823反罢免及核三公投,其他事情以后再讲”。   两人的低调策略各有盘算。侯友宜在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失利后,党内支持度有所下滑,此时若仓促参选,可能重蹈覆辙。   他更倾向于通过稳固新北市基本盘,等待党内整合时机。张善政作为技术官僚出身的政治新星,虽被视为“改革派”代表,但缺乏地方派系根基,过早表态可能暴露弱点。   两人的沉默,实则是为后续协商保留空间。   现任党主席朱立伦的动向同样牵动选情。他多次表示“非常期盼顺利交棒”,但党内对他续任的可能性仍存疑虑。   7月30日中常会通过选举办法时,他强调“这是任内最后一战”,暗示去意已决。   然而,若卢秀燕等热门人选最终不参选,朱立伦可能被迫“回锅”——毕竟目前明确表态参选的仅有卓伯源、张亚中等人,他们的支持度远不足以服众。 朱立伦的处境颇为尴尬。   一方面,他任内推动的“反恶罢”行动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2024年“大选”失利和党务改革滞后的批评声仍在。   另一方面,若他突然宣布续任,可能被外界视为贪恋权位,进一步削弱国民党士气。这种矛盾心理,使得他在公开场合始终保持“开放态度”,既不排除续任,也不主动争取。   前民代郑丽文的表态为选情注入变数。她多次强调“若卢秀燕不选,我就选到底”,并计划在8月23日后正式宣布。   郑丽文的参选动机有三:其一,朱立伦多次表态交棒,若卢秀燕缺席,国民党不能陷入“无人担责”的窘境;   其二,她自认有能力整合党内改革力量,应对2028年选举;其三,通过高调参选积累政治资本,为未来仕途铺路。   不过,郑丽文的胜算并不高。她虽以“女战神”形象著称,但缺乏地方执政经验,且在党内派系斗争中根基较浅。   若卢秀燕最终参选,郑丽文可能沦为陪跑;若卢不选,她还需面对郝龙斌、赵少康等潜在对手的挑战。她的参选更像是一场政治豪赌,成败取决于能否在短时间内凝聚足够支持。

0 阅读:398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