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打起来,中国沿海被炸了咋办?戴旭上校这句话,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南海的

世界今若在 2025-08-23 16:10:39

一旦中美打起来,中国沿海被炸了咋办?戴旭上校这句话,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南海的水,最近又热了。   2025年8月,菲律宾突然派出35艘舰船集结黄岩岛海域,像是演一出“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戏。   紧接着,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也闯了进来,明晃晃地递出挑衅信号。   这还没完,日本也凑热闹,送了几艘改装护卫舰给菲律宾,三国刚签完《互惠准入协定》,就立马上演“联合作秀”。可惜,他们低估了中国的反应速度。   南部战区火速出动,052D“桂林”舰、054A“大理”舰、挂弹的苏-30战机、满载鹰击-12导弹的轰-6K都来了。   海面上,中国海警8艘主力执法船和一艘4000吨级的3306舰也列阵布防。空中、海上、数据链同时拉开,三维监控,滴水不漏。   不仅如此,像“珠海云”这样的无人母舰也悄然登场,配合“虎鲸”、“雷霆A2000”等无人舰艇,巡逻效率翻倍。   这一轮动作,逼得美菲舰队掉头离开。黄岩岛外海波未平浪已静。   但问题来了,假如真打起来,中国沿海被炸个稀巴烂怎么办?上海、宁波、深圳这些地方,可都是GDP的顶梁柱。美国真要动手,中国受得了吗?   戴旭上校的回答很干脆:“美国确实能打击中国沿海,但中国不仅扛得住,还能让美国付出它承受不起的代价。”这话乍听有点硬气,细想却也是实话。   戴旭并不否认现实。他说得很清楚,美国的确有能力对中国沿海城市进行饱和式打击,哪怕是战术核武器都能用上。   这些地方集中了中国一半以上的经济总量和关键工业设施,一旦被打,确实损失不小。但问题是,中国不是没有反手。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20马赫以上,现有反导系统几乎无解。东风-21D、东风-26更是“航母杀手”,美军还没靠近第一岛链,导弹就能把它劝退。   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导弹,在海上就是一把多功能斧头,切航母、斩补给、封水道,样样在行。   加上火箭军那一套体系化打击能力,美军的关岛基地、横须贺港口、甚至夏威夷的后勤保障点都得提心吊胆。   除了军事,中国在经济上的反击手段也不含糊。稀土这张牌,一直捏在手里。   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都在中国,美国的F-35战斗机、雷达系统、导弹制导都离不开它。一旦中国限制出口,美国的军工链就像断了电的机器人,动作都慢三拍。   再看中美贸易的现状。2024年,双方贸易额高达6882.8亿美元,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也达到历史新高。   中国若真铁了心反制,关税、供应链、市场准入一样都能用上。不是吓唬人,是实打实的“经济核武器”。   戴旭还提到了中国的核威慑。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超过1.4万公里,能打到美国本土任何一个角落。   094型核潜艇配合“巨浪”导弹系统,构成稳定的二次核反击能力。换句话说,中国不是不能被打,而是打了之后,谁都别想好过。   再退一步说,即便沿海被打,中国也不是没退路。当年“三线建设”怎么干的?把重工业、军工、基础设施搬到西部,山里照样能造导弹。   今天的中国,工业体系完整、基础设施发达,产业转移早就不是难事。西部地区的重工业、能源、水利等配套能力,已经具备支撑战时经济的条件。   反过来看美国,问题可就大了。它的工业体系早就空心化,连口罩都得靠进口。真要打成消耗战,美国可能连一个月都撑不住。   更别说亚太的美军基地被摧毁后,全球部署体系将断链,霸权根基也会跟着摇晃。也正因为如此,戴旭说这场仗,中国扛得起,美国扛不起。   再回头看黄岩岛那一幕,美菲来势汹汹,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中方不仅出手快,手段还多。   外交部同时发布现场视频,打脸菲律宾的所谓“被撞”说法;商务部则暂停进口菲律宾部分农产品,敲打得刚刚好。背后其实是中国完整战略体系的体现。   制造业方面,中国依然是世界工厂,2025年预计占全球35%。关键产业早就开始向西部转移,贵州、四川等地的芯片、军工、航空企业都在加速布局。   军事体系方面,三大舰队已经压力山大,第四舰队的构想正在推进中,未来或驻扎于高雄、厦门、三亚等地,配套095型核潜艇、055型驱逐舰实力不容小觑。   无人化战争也是一张新牌。南海战场已经看到“珠海云”母舰、无人艇成群结队,未来AI协同作战系统一旦成熟,将大幅提升战场透明度和反应速度。   国际格局也悄然在变。美国的单边行动越来越不得人心,“全球南方”国家正在崛起,去美元化的趋势一浪高过一浪。   人民币结算比例连年攀升,更多国家加入中国倡导的地区合作机制,美国的影响力正被慢慢蚕食。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世界今若在

世界今若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