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百年最大的战略失误是什么?不是阿富汗战争耗费的2万亿美元,也不08年金融危机蒸发的14万亿市值,而是一个长达40年的战略选择:没能遏制中国的崛起,把技术、规则这些家底都端出来了,还让中国坐进了WTO的牌桌上。结果呢?自己成了“师傅”,却眼睁睁看着“徒弟”逆袭,把工业皇冠一块块拆下来还了回来。
1784年,一艘从纽约开出的船“中国皇后号”带着人参和皮毛,换回了中国的茶叶和瓷器,开启了两国贸易。那时候美国刚独立,清朝还统治着中国,双方就是简单的买卖。
到了1844年,鸦片战争后,美国抓住机会签下望厦条约,拿到了和中国贸易的权利,还要求中国给其他国家的好处也得给美国一份。
1899年,美国又推了个门户开放政策,确保中国港口对所有西方国家开放,美国在亚洲的生意越做越大。
到了朝鲜战争,两国彻底断了联系,美国支持韩国,中国帮朝鲜,成了对手。直到尼克松访华,贸易才慢慢恢复。1979年两国正式建交,中国开始改革,美国企业觉得机会来了,蜂拥而入。
那时,美国还顺手分享了点技术,让中国工程师去西雅图学波音飞机的制造。中国人白天拆零件,晚上整理笔记,硬是靠这些积累为国产大飞机打下了基础。
美国还卖给中国一批军用直升机,中国研究透了技术,后来自己造的直-20在高原飞得比原版还稳。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美国觉得这能让中国按国际规则办事,自己还能赚大钱。结果中国用低成本生产把市场做大,美国的制造业价格降了快8%,消费者买东西便宜了,但中国也趁机成长,学会了用WTO规则反过来卡美国的大豆出口。
还有,美国大银行教中国怎么玩国际市场,没想到中国很快在金融科技上跑到前面。半导体和医药也差不多,美国的技术和资本帮中国起了步,中国却自研设备,造出成本低的仿制药,出口到美国,让美国公司压力山大。
早年美国觉得中国军工得追个二三十年,可到了2010年代,中国军舰的电子对抗已经接近美军水平。后来中国造的驱逐舰技术还超过了美国现役船型,早年给的技术成了美国自己的麻烦。
现在美国开始试图通过限制技术出口和脱钩来应对,近年来的芯片法案,就是想把生产拉回美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也让全球供应链乱了套,美国疫情时连口罩都缺货,因为太依赖中国制造。
而中国则是继续建自己的数字和金融网络,想在全球占个中心位置。南中国海的争端和台湾问题更让气氛紧张,中国坚持自己的领土主张,甚至不惜为此动武,美国则拉拢东盟国家,试图平衡局势。
从1784年的贸易到1979年的建交,再到2001年中国进WTO,美国一直觉得能掌控局面。早年给的技术和机会让美国消费者得了实惠,但中国抓住了这些机会,变成了今天这个强大的对手。
现在竞争还在继续,美国想保住老大位置,中国则在技术、经济和军事上步步紧逼。现在如果能通过对话和调整规则,两国还能找到合作的机会,避免更大的冲突。全球的稳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而不是互相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