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斯大林下令处决了外蒙古的末代皇后格嫩皮勒。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格嫩

向笛聊娱乐 2025-08-30 12:19:39

1938年5月,斯大林下令处决了外蒙古的末代皇后格嫩皮勒。在面临死亡的时刻,格嫩皮勒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冷静与坚毅。她毫不动摇地开始为自己化妆,穿上一袭华丽的民族盛装,仿佛在展示她尊严和坚定的态度。

格嫩皮勒出生于1905年,在蒙古北部肯特省的一个贵族家庭里,那地方靠近巴尔丹贝雷文寺,寺庙是当地佛教中心,周遭是广阔草原和零星帐篷。她原名叫采恩皮勒,家里人过着传统生活,父母教她蒙古习俗和家务,从小参与寺庙节日活动。那个时代,蒙古还处在清帝国影响下,社会结构以部落和贵族为主,她家算得上有点地位,但日子平淡,靠放牧和家庭劳作维持。

1923年夏天,蒙古君主博格多汗的前任王后多恩多格杜拉姆去世,王廷开始在哈尔哈蒙古地区挑选继任者。顾问们召集了18到20岁的年轻女子,总共15人进行评估。她那时19岁,已经和一个叫鲁夫桑丹巴的男子结婚,两人过着普通牧民日子。顾问们骑马到她家乡,观察她的外貌和举止,最终选中她。她起初拒绝,因为蒙古习俗允许女子决定婚姻,但几个月后,顾问们又来,说博格多汗身体虚弱,寿命不长,需要维持君主形象来稳定局势。她同意了,离开家乡前往乌兰巴托。

婚礼在1923年底举行,她改名格嫩皮勒,成为王后。博格多汗当时53岁,健康欠佳,她在宫中处理日常事务,如监督仆人准备膳食和衣物,但他们的关系更多是形式。博格多汗于1924年5月20日去世,蒙古废除君主制,她收拾东西返回北部家乡,与鲁夫桑丹巴重聚,继续婚姻。他们在草原搭建帐篷,生下几个孩子,包括女儿采伦汗德。她从事家务,照顾孩子,偶尔参加当地集会,生活恢复平静,直到1937年。

蒙古在那几年经历政治变动,1937年,格嫩皮勒被逮捕,关进监狱。她被指控参与反动活动,涉嫌与外部势力合作。监狱位于乌兰巴托郊外,一座砖石建筑,四周铁丝围栏和警卫塔。她在狭小牢房里待着,地面铺稻草,墙壁有裂痕。1938年5月,命令下达,要求立即执行枪决。她得知后,没有慌乱,走向房间角落的破旧镜子。从个人物品中取出化妆用品,包括胭脂和木梳,手指稳定涂抹脸颊,描眉,梳理头发成传统样式。完成后,脱下囚服,换上蒙古袍服,袍子绣有图案,颜色鲜艳,拉紧腰带,调整衣领和袖口。

士兵们在牢房门外等待,穿着制服,手持步枪。她转过身,面对他们,站直身体。摄影师举起相机,捕捉她身着盛装的影像,闪光灯照亮房间。她保持姿势,目光直视前方。士兵打开牢门,示意她出去。她迈步向前,袍服裙摆拖曳,发出声音。外面是泥土道路,两侧稀疏树木,风吹来尘土。她跟随士兵走向指定地点,每步踩在干燥土地上。

执行在监狱外空地进行,那里是开阔草地,四周低矮山丘。士兵排列成行,手持步枪,对准位置。她站在那里,袍服在微风中摆动。枪声响起,回荡空地,她身体向前倾倒,落在草丛中。她的父亲纳瓦安鲁夫桑也在同一时期被处决,两人一同指控参与活动。她的丈夫鲁夫桑丹巴和部分家庭成员同样遭遇不幸,整个家庭在1937年逮捕行动中拆散。女儿采伦汗德回忆,母亲夜间被带走,只留一块糖在枕边作为最后物品。

这一事件属于1937年至1939年蒙古镇压行动的一部分,许多人包括僧侣和贵族失去生命。格嫩皮勒遗体简单处理,没有正式葬礼,她的财产被没收,家庭住所查封。她的故事通过口头流传保存,一些幸存者记录在历史资料中。女儿在晚年接受采访,描述母亲离去情景,但没透露更多。格嫩皮勒生命终止于33岁,留下痕迹在蒙古历史中。

0 阅读:74
向笛聊娱乐

向笛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