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惊天骗局!美籍高管潜伏华为十年 ,偷芯技术反手套现3亿。年薪600万的华为前技术总监张琨,竟是潜伏十年的美国公民! (信源:百度百科——张琨) 谁能想到,一个被捧上神坛的“WiFi之王”,华为海思21级的技术总监,年薪高达600万,转眼间就成了阶下囚?张琨的故事,震撼的不是技术盗窃本身,而是那层精英光环碎裂时露出的贪婪面目,这反差实在太大了。 他的履历,简直是金光闪闪。北京大学电子信息专业毕业,这只是个开始。毕业后他直接去了美国深造,在全球芯片巨头高通公司扎扎实实干了5年,还凭着出色的射频设计经验拿过“最佳技术奖”。 顶着这样的光环,他来到华为,被视为“万中无一”的技术大佬。他确实有两把刷子,带领团队攻克了关键芯片,这些芯片就是华为手机和路由器的“心脏”。可以说,他在华为的地位和声誉,都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而这些荣誉叠加在他的身上,让他看起来是一个完美无缺,没有丝毫破绽的人。但一个关键信息点,却像他完美人设下的一道裂缝——他早已加入美国国籍。这让后来发生的一切,显得更加微妙和讽刺。 2020年,美国制裁的大棒挥向华为,海思业务受阻。在许多人选择坚守时,张琨却嗅到了“机会”。他谋划的不是如何破局,而是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自立门户大捞一笔。 他的罪行,根本不是小偷小摸,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分工明确的系统化犯罪。他盯上的,是华为完整的WiFi6/7技术方案,从算法设计、电路图到测试数据和底层代码,他要的是一整个“复制粘贴”。 于是在他的精心谋划下,他成功的拉拢到了公司的前同事刘某。而后又通过刘某用高薪策反了其他的核心骨干。就这样在他的谋划下,一个初具规模的公司团队组成了。于是在2021年,张琨正式离职。仅仅一个月后,一家名为“尊湃通讯”的公司就在南京注册成立了。 这家公司对外打着“专注国产WiFi芯片研发,打破国外垄断”的旗号,听上去多么振奋人心。可谁知道,它的核心团队里,超过六成的人都曾在华为海思任职。这哪里是创业,分明是组团“搬家”。 他们的盗窃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有些被策反的员工甚至没离职,白天在华为打卡上班,晚上就偷偷给尊湃干活。为了掩人耳目,有人甚至用假身份证在尊湃入职,玩起了“碟中谍”。 技术怎么带出来?他们上演了一场“蚂蚁搬家”。低级点的方法,就是用手机直接截屏或者拍摄电路图和算法流程图。再笨一点的,就把关键代码硬生生手抄下来带出去。 更高级的玩法,是利用蓝牙,把资料分割成一个个小压缩包,分批次传输到智能手表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出公司。就用这种方式他们将华为芯片的重要代码都运送了出去。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尊湃通讯发展得太快,快得不正常,这引起了华为的警觉。而且因为还是自己的前员工成立的,就更加可疑了。于是将尊湃的芯片一研究,瞬间傻眼了。好啊,自己辛辛苦苦研究的芯片成了人家的东西。 最致命的铁证,藏在芯片的底层代码里。华为在自己的代码中设置了独有的“防伪标识”,就像一个无法抹去的签名。而这个签名,赫然出现在了尊湃的芯片里,成了无可抵赖的罪证。 华为随即报警。张琨和他那13名同伙组成的“搬家公司”被一网打尽。7月28日的宣判,给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张琨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300万。 更狠的是,法院还给了他一个附加处罚:出狱后五年内,禁止从事芯片行业。这在国内芯片界的审判中,堪称史无前例的严厉,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 但这对于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事儿在网上也炸开了锅,很多人立刻联想到了董明珠那句“绝不用海归派”的言论。但简单地否定所有海归人才,显然是以偏概全。 张琨案真正敲响的警钟是:品行永远比才能更重要。当一个顶尖人才的智慧被贪婪和野心驱使,他所造成的破坏力远超普通犯罪。真正的创新,源于夜以继日的心血积累,而不是对他人成果的无耻“搬运”。职业道德,才是技术创新的最后一道防线。
华为已经要把命赌在车上了
【125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