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逼着全世界和中国脱钩,打压中国经济,这招很毒,但是成败只看一件事,就是很有可

古凌国际 2025-09-01 13:41:11

美国逼着全世界和中国脱钩,打压中国经济,这招很毒,但是成败只看一件事,就是很有可能把自己干崩了。 2023年,美国又一次高调宣布要推动“对华脱钩”,这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表面上,美国宣称这样做是为了所谓的“国家安全”,但熟悉内情的人都清楚,背后的担忧其实是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所带来的影响力扩张。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全面爆发,美国在短短几个月内对中国数千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当时不少人以为这能遏制中国的发展势头,可事实却是,美国企业自己先受了伤。 加州的杏仁种植户、爱荷华州的大豆农场主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出口锐减的压力,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受阻,价格一落千丈,不少农场主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勉强维持。 如今,美国依旧在全球游说盟友,要求减少和中国的合作。但问题在于,全球产业链早已深度交织。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最普通的缝衣针到大型客机零部件,都能生产。 这样的制造能力,加上十几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让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以欧洲为例。尽管布鲁塞尔屡屡承受来自美国的压力,但德国的大众、宝马,法国的空客,依然把中国视为关键市场。 2022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其全球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法国奢侈品集团路易威登(LVMH)甚至把中国视为“增长引擎”。 这些企业很清楚,如果真的“脱钩”,损失最大的并不是中国,而是他们自己。 同时,中国国内市场也在快速升级。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飙升,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600万辆,占据全球市场的六成以上。 与此同时,5G基站的建设、人工智能的研发,也让中国经济拥有新的增长动能。与上世纪必须依赖出口拉动不同,如今庞大的内需已足以支撑不少产业的发展。 美国的对华限制措施,并没有让中国陷入困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中国加快自主研发。 例如在芯片领域,美国切断了部分高端设备的出口,但中国企业随即加大投入,自主研发的28纳米工艺芯片已逐步实现量产,更先进的技术路线也在加快攻关。 美国脱钩政策带来的连锁反应却越来越明显。 美国股市的剧烈波动就是一个缩影。每当白宫放出新的限制消息,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往往会立即下跌,投资者担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纷纷抛售股票。 2022年,仅因“脱钩”传闻,美股市值蒸发过数万亿美元。 更现实的,是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美中贸易受阻后,美国进口日用品价格明显上涨。以智能手机为例,若彻底失去中国供应链,一部原本售价1000美元的手机可能会飙升至2000美元以上。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几乎是无法承受的负担。 正因如此,即便一些美国政客继续鼓吹“脱钩”,真正的企业和民众却并不买账。 事实上,中美之间仍有大量无法被替代的贸易往来:中国需要美国的农产品和能源,美国则离不开中国的电子产品和制造零部件。任何一方如果轻易切断这种联系,代价都会极其沉重。 因此,当人们再次听到“美中贸易可能下降80%”这样的言论时,大多抱着怀疑态度。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高度一体化的阶段,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经济体如果彻底“断链”,带来的不只是两国的动荡,而是整个世界经济的震荡。 从2018年的农产品滞销,到2023年的股市动荡,美国的“脱钩”尝试一次次证明了同一个道理:这是一场典型的“损人不利己”的行动。 美国并没有挡住中国的发展步伐,反而让美国自己陷入困境。

0 阅读:89
古凌国际

古凌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