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 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请贺子珍吃一顿饭。正巧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去看望他,希望他多停留几天。 陈毅陷入深思,于公,这样江西省委也好向周总理汇报,于私,陈毅和杨尚奎是当年在赣南打游击的战友。于是陈毅决定停留一天,顺便请江西的朋友吃饭,他请了两个人,第一个是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同志,第二个就是贺子珍。 吃饭的地方选在省委机关的小食堂,没搞什么排场,就几张方桌拼在一起,铺了块干净的蓝布。陈毅特意嘱咐厨房:“不用弄山珍海味,就来几个江西家常菜,多放辣椒,我就好这口。” 很快,炒米粉、三杯鸡、虎皮青椒摆了上来,还有一坛本地酿的米酒。 贺子珍来的时候穿了件藏青色的布褂,头发梳得整整齐齐。陈毅见了她,赶紧起身迎上去,笑着说:“子珍同志,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吧?” 贺子珍点点头,坐下后看着满桌的菜,感慨道:“还是当年的味道,那时候在赣南打游击,能喝上一口热汤都难。” 这话一出口,陈毅和水静都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 那时候他们躲在山林里,吃野果、睡山洞,靠着老百姓的接济才撑下来。 席间陈毅没谈什么大官话,净说些当年游击时的趣事:谁爬树摘野桃摔了跤,谁煮的野菜汤最难喝,说得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他还反复叮嘱水静,要多照顾贺子珍的生活,有困难就跟省委说。水静连连答应,说早就常去看望贺子珍,陪她聊聊天、散散步。 其实从这顿饭就能看出老一辈革命家的样子:公私分得清,却又重情重义。陈毅停留一天,既帮省委解决了汇报的事,又借着吃饭看望了老战友和贺子珍,全程没讲排场、不摆架子,吃的是家常菜,聊的是心里话。现在有些人办事总想着讲规格、搞场面,反而把最实在的人情味儿丢了。像陈毅这样,于公尽职责,于私重情谊,才是真正让人佩服的作风。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很多人问我:陈赓有没有机会授元帅军衔?其实是有机会的,至少有两次,但可惜都因为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