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张国荣义无反顾地从24楼一跃而下,他在遗书中说:“我这一生没做任何坏事,为何要这样对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张国荣1956年出生在香港,是家里十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父亲是有名的洋服裁缝,母亲出身大家庭,表面上是富裕人家,实际并不温暖。 父母感情淡薄,父亲常年在外,母亲也对孩子少有关心,他从小跟佣人一起住,缺少父母的拥抱,兄姐比他大很多,他常常孤零零一个人。 唯一能给予他一些温情的,是一个保姆“六姐”,她教会了他体贴别人,这样的童年让他在长大后格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继承父亲的事业,做一个服装商人,但父亲中风后,他被叫回香港,学业中断。 回到家乡后,他一度迷茫,去律师楼打杂,摆过摊,也组过乐队唱歌,那时候还没人想到,他会成为娱乐圈的传奇人物。 转折出现在1976年,他参加亚洲电视歌唱比赛拿到第二名,签约进入娱乐圈,刚开始并不顺利,唱片销量一般,还有人说他的嗓音像鸡叫。 1977年出了英文专辑,也没什么反响,他只能边唱歌边演电视剧,甚至接过一些自己后来都觉得不光彩的角色。 一直到1983年,他在华星唱片推出《风继续吹》,细腻的演唱赢得了歌迷共鸣,隔年一首《Monica》更是席卷大街小巷,他终于证明自己能行,从那之后,他站稳了香港乐坛的舞台。 音乐之外,他在电影里也闯出天地,1986年的《英雄本色》里,他和周润发、狄龙合作,演了一个热血警察,1987年的《倩女幽魂》让他在亚洲家喻户晓。 1990年的《阿飞正传》让他拿下金像奖影帝,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更是把他推向世界舞台,程蝶衣这个角色让人至今难忘,他不仅能唱,还能演,是真正的全能明星。 他的感情生活也备受关注,他和唐鹤德在八十年代初期走到一起,唐鹤德是银行职员,在张国荣最落魄时,拿出几个月工资帮他渡过难关,这份真心让张国荣特别珍惜。 他们的关系被媒体不断跟拍、曝光,甚至连银行资料都被扒出,隐私完全被侵犯,即使如此,他还是在演唱会上,用歌曲表达对母亲和唐先生的爱意,对于他来说,这段关系是支撑他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力量。 事业辉煌的背后,他的身心却越来越疲惫,他长期被抑郁症折磨,经常失眠,甚至听到幻听,手抖到连筷子都拿不稳。 家人曾说过,他有时候像野兽一样嚎叫,情绪完全失控,他自己又不愿意承认生病,不愿意别人把他当成“疯子”,所以只能偷偷看病。 那个年代,社会对抑郁症的理解还很有限,人们常常用“想开点”来安慰,可这对病人来说只是更大的压力,他在病中失去了自信,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再站在舞台上。 媒体的冷漠和恶意让情况更加糟糕,在颁奖典礼上,他因为出演同性题材的角色被公开调侃,镜头一次次对准他,捕捉尴尬的表情,他把这些都压在心里,不愿与人争辩。 即使举办了极具创意的演唱会,媒体报道的重点却常常落在他的外表和造型,而不是艺术价值,这些经历让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被真正理解。 他曾经有过导演梦,希望能拍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他亲自跑前跑后写剧本找演员,还邀请到一些大牌愿意出演。 但因为投资方出事,计划彻底夭折,这对他来说是一次沉重打击,他觉得辜负了朋友的信任,对于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这种未竟的遗憾很容易被放大,变成心里的结。 2003年愚人节的那一天,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他去了酒店健身,点了饮料,拿了纸笔,把心里话写下来。 写完,他选择了离开,消息传开后,很多人一开始都不相信,以为是假新闻,可很快事实被证实,全世界都陷入了震惊与悲痛。 香港还在SARS疫情的阴影中,成千上万人冒雨排队悼念,送上白花,葬礼上,好友们含泪送行,唐鹤德把骨灰收好,默默守护。 他的一生像烟花一样短暂而耀眼,他努力把温暖给了别人,却没能从世界获得足够的理解,他留下的那句话,是无数抑郁症患者的心声。 抑郁不是脆弱,不是小题大做,它是真实的病痛,张国荣的离开,让社会开始慢慢正视这种病,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理解和支持,比一句“想开点”更重要。 他的歌和电影仍然被人怀念,每年的四月一日,都会有人为他点亮蜡烛,那一句“我这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要这样对我”,在无数人心里久久回荡。 信源:光明网——再见,张国荣:如果去见你,我一定是带着花跑过去
张国荣这个是受什么刺激了吗这衣服太娘炮了吧
【1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