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新版《海上战略》回归强硬的海权思维--- 2025年7月22日,北约发布了新

岁月轻抚绘梦舟 2025-09-01 15:59:23

北约新版《海上战略》回归强硬的海权思维--- 2025年7月22日,北约发布了新版《海上战略》。这份文件被视为对2011年旧版的重大升级,标志着北约重新强调“大国竞争”下的海权战略,而非单纯的海上安全。 文件明确了四大核心任务:核威慑、制海权与海上力量投射、航行自由、保护海上交通线与关键海洋基础设施。 俄罗斯和恐怖主义被点名为“敌对方”,同时也渲染和鼓吹所谓东大、伊朗、朝鲜“对联盟安全和繁荣的挑战”。把气候变化当做北极地区竞争的推手。 新版战略突出几个点: 强调“俄罗斯对海底基础设施的威胁”; 关注“中俄合作对现有海洋秩序的冲击”; 声称“俄罗斯虽在陆空作战上受损,但其海军仍具备强大能力,并在水下侦察与水下作战领域加速现代化”; 特别提到“无人系统和高超音速武器的颠覆性作用”; 最重要的是,再次提出要“夺取并保持制海权”,并利用海权进行力量投射。 不过文件也揭露了北约面临的现实难题: 海基导弹防御目标仍遥不可及,目前主要依赖驻西班牙的美军伯克级驱逐舰; 成员国参差不齐,比如在红海行动中部分欧洲海军(德、丹)出现技术问题,英舰出勤不稳定,其它国家更是未参与拦截任务; 新版战略没有外界猜测的地理化编组(如“波罗的海常设编队”),仍维持南/北划分; 常设海军编队在俄乌战争初期表现出色,但近月后继乏力。作为北约唯一能“随时开战”的现成部队,能否获得成员国稳定支持仍是挑战。 总体而言,2025年新版《海上战略》比2011年更具进攻性,可看做北约试图重新展现冷战后期的强硬海上姿态。这么做不仅符合美国利益,也“受到其他民主伙伴的欢迎”。文件在诸如明确提出进攻俄罗斯在巴伦支海的“海上堡垒”等议题上仍然保守,但相比英国的“Atlantic Bastion”(大西洋堡垒:在北大西洋建立一道坚固防线,防止俄潜艇进入大西洋腹地)概念,它更积极、更接近上世纪80年代北约的作战思路。 可以把这份战略看做北约海上力量尝试重新定位的象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制海与海权投射,同时承认中俄合作与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岁月轻抚绘梦舟

岁月轻抚绘梦舟

岁月轻抚绘梦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