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送中国一艘航母,只需答应一个要求,我国二话没说当场拒绝! 上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海军正处在一个挺尴尬的阶段。 那会儿咱们手里的主力舰艇,大多是驱逐舰、护卫舰,想往远海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更别说拥有航母这种 “海上移动堡垒” 了。 所以当法国突然隔着大洋抛来橄榄枝,说要免费送一艘航母时,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 “这事儿靠谱吗?天上真能掉馅饼?” 法国要送的这艘航母,名叫 “福煦” 号。它 1963 年就正式在法国海军服役,到 90 年代末的时候,已经在海上跑了快 30 年。 这岁数放军舰身上,差不多就是人到了中年后期,浑身上下都是老毛病。 后来有资料披露,当时的 “福煦” 号,舰体外壳常年泡在海水里,锈迹已经渗到了内层钢板,有些部位甚至得把旧钢板整个切掉重新焊接。 法国口口声声说 “免费送舰”,但话锋一转就抛出了一串条件,每一条都藏着 “要钱” 和 “卡脖子” 的心思。 首先,“福煦” 号不能直接开回中国用,得先拉到法国的布雷斯特海军造船厂做全面维修翻新,这笔费用得咱们自己掏。 当时国内军工专家算了笔账,要把这艘老舰的动力、雷达、通讯系统全更一遍,再给舰体做防腐处理,至少得花 3 亿美元。 90 年代末的 3 亿美元可不是小数目 —— 那会儿咱们一年的军费也就 300 多亿,这笔钱够造 4 艘当时最先进的 052 型驱逐舰了。 紧接着,法国还提了个更苛刻的要求:航母修好后,上面所有配套装备都得从法国采购。 要是咱们真买了这套雷达,以后想换其他国家的装备都不行,连日常维护都得靠法国工程师来做。 咱们当时为啥二话没说就拒绝了?不是不想要航母,而是看得比谁都明白:大国的国防安全,从来不能靠别人 “施舍”。 要是接了这艘 “福煦” 号,往后几十年,咱们在航母领域就得被法国牢牢牵着鼻子走 —— 维修要靠他们,装备要靠他们,连飞机都得看他们脸色。 万一以后国际关系变了,法国断了配件供应,这艘航母不就成了停在港口里的 “废铁”? 更关键的是,咱们当时已经有了自主发展航母的想法。那会儿国内的军工部门已经开始研究航母的核心技术,从舰载机的起降原理到航母用的特种钢材,都在一点点积累经验。 后来的事儿大家也知道了,1998 年咱们从乌克兰买了 “瓦良格” 号航母,拉回来之后花了 10 多年时间,一点点拆解、研究、改造,不仅摸清了航母的构造,还突破了舰载机阻拦索、动力系统等 200 多项核心技术,最后才有了辽宁舰。 再往后,咱们又自主研发了山东舰、福建舰 —— 山东舰是咱们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的航母,福建舰更是用上了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追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现在咱们的歼 - 15 舰载机已经形成战斗力,歼 - 35 隐身舰载机也快服役了,这些都是当年拒绝 “免费航母” 后,靠自己一步步拼出来的成果。 要是当初接了法国的 “福煦” 号,咱们可能现在还在围着那艘老舰打转,哪能有今天三艘航母的规模?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就是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法国看似大方,实则是想借着 “送航母”,把咱们变成他们军工产品的长期客户,顺便卡住咱们航母发展的脖子。 而咱们心里清楚,国防这事儿没有 “捷径” 可走,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00评论】【18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