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专家:原来以为电磁弹射很难,因为美国的福特号航母,测试3年5个月。而福特级的

清风浅笑薄凉 2025-09-26 22:50:36

中天专家:原来以为电磁弹射很难,因为美国的福特号航母,测试3年5个月。而福特级的第二艘肯尼迪号,更是测试5年9个月,到现在还没出港。 美国福特号折腾了3年5个月才勉强能用,二号舰肯尼迪号更是卡了5年9个月还没出港,不少人都觉得这电磁弹射技术简直是“吞金兽”加“拦路虎”。 毕竟作为蓝星科技霸主,美国为了这技术折腾了几十年,从上世纪40年代提出概念到福特号2017年服役,光研发就耗了大半世纪,结果还一堆毛病。 福特号的电磁弹射系统刚用的时候,弹射个四百次就得出回大毛病,最糟的时候二十几次就罢工,远远达不到军方要求的一万六千多次无故障标准,远洋演习时还试过突然“哑火”,五天没法放飞飞机。 更让人咋舌的是肯尼迪号,从下水到现在泡在船坞八年,舰体都锈了还没交付,原本2022年该服役,现在直接拖到2027年,这都造了14年还卡在95%进度。 不是不想完工,是美国造船业实在顶不住了——75%的精密部件靠独家供应商,疫情倒了一批中小企业,2022年订的特种钢材三年后才到货,为了修福特号,居然还从肯尼迪号上拆零件应急。船厂的工人平均年龄都55岁了,年轻人不愿来,焊接工认证数量比二十年前跌了68%,连造航母的人都快没了,这技术可不就成了拦路虎。 可咱们福建舰一亮相,直接把答案给改了。只用1年11个月就完成了世界首次电磁弹射五代机的壮举。 更牛的是,福建舰一口气弹射了三款舰载机——歼-35隐身五代机、歼-15T重型战机还有空警-600预警机,这意味着咱们的弹射器能灵活调整力度,适配不同重量的机型,从“踹门”的隐身战机到“预警”的指挥机都能搞定,这可靠性可不是吹的。 要知道美国一直说电磁弹射耗能大,必须核动力才能撑住,可福建舰是常规动力,照样把这事儿办成了,这可是美国都没搞定的活儿。 这背后全靠咱们科研团队选对了路,没走美国中压交流的老路,直接上了更先进的中压直流技术,一步跳过蒸汽弹射,少走了几十年弯路。 之前印度媒体还酸溜溜地说咱们是吹牛,说卫星没拍到弹射痕迹,结果央视一放视频,三款战机起降清清楚楚,直接把质疑堵了回去。 现在福建舰都准备国庆服役了,反观肯尼迪号还在等零件,福特号至今没完全解决故障。 其实根本不是电磁弹射本身多玄乎,是美国把路走窄了,既没搞定系统可靠性,又碰上造船业崩塌,人才断代、供应链掉链,硬生生把好技术做成了吞金兽。咱们不一样,从技术路线到工业配套全打通,短短几个月完成三型新机的弹射训练,连地面模拟都省不了多少事,靠的就是硬实力。 等福建舰正式入列,带着满油满弹的舰载机远洋,过去咱们在关岛附近只能靠远程火力,现在有了弹射航母编队,第二岛链都不是问题。美国折腾十几年没理顺的技术,咱们用更短时间做到更稳更好,这已经不是弯道超车了,是直接换了赛道。看来所谓的技术难关,从来不是拦所有人的,关键得看自己会不会选路、能不能实干。

0 阅读:10511

评论列表

百年轶群

百年轶群

57
2025-09-27 11:26

工业空心化的必然后果,任你人均鸡的屁再高也没用,现在我们如果不预防,二三十年后也是美国现在的情况

用户14xxx25 回复 09-28 01:33
怎么预防,工人待遇地位又提不上去

熊光仪 回复 09-28 04:57
自动化生产是趋势,汽车制造业已经实现关灯工厂,只需要工程师值班保障。

用户10xxx77

用户10xxx77

22
2025-09-27 13:46

美国人:我们为了可靠性高,弹几十几百次才出一次故障都不敢说搞成功了,哪有就弹三个成功了,就吹得乌拉乌拉的

limjigian 回复 09-27 23:33
没文化真可怕!没脑子就不要上网!

熊光仪 回复 09-28 04:59
美国人弹了八千多次出了30次故障,平均272次出一次故障,我们的实验数据是3200次出一次。

元宇宙

元宇宙

18
2025-09-27 15:14

中国有工业化全链条的支撑,造什么都快人一步,要坚持工业领头,别让金融和服务超过,工业一旦空心化,很难再研究的,技术工人,技术队伍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培养出来的。

与狼共舞 回复 09-27 21:22
俄罗斯的工业化曾经远超美国,甚至欧洲法国的工业化都比美国强,他们都是将国家工业化放在首位,金融和服务在其次。但是呢,美国虽然去工业化,但是通过知识产权强行控制最高精尖的技术都被美国掌控,这里有个关键点,美国是掌控技术而不是产业,产业大部分都在国外分散布局;还有,美国通过美元经济金融手段进一步掌控其产业分散布局的所有国家,稍有不从就用金融大棒和技术制裁予以恐吓抢劫,而是美国布局的分散性产业一旦有聚合或者脱离美国掌控的预兆美国会毫不犹豫的采取一切手段将其打入“原始社会”…这就是为啥曾经工业技术发达的欧洲、日本、和强大的俄罗斯都被美国的金融大棒和非常规的制裁甚至暗杀专家科学家等手段所削弱的根本原因。

南山烈 回复 与狼共舞 09-28 06:40
你其实也分析得很准确,其它国家工业化即使强却不能成功的核心问题也被你发现了:不是全产业链。我国的全产业链可是从农业到基础化工到基础材料以及文化教育等等完全齐备的,基础打得足够牢,脖子足够粗,所以美国找不到能卡住的地方。

清风笑

清风笑

17
2025-09-27 15:37

美国佬现在的工业发展困境,或者说工业科技进入瓶颈期疲劳期,的确给我国一个警告,现在就要制定政策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真的是摸着美国佬过河,然后把美国佬踩进水里去了

吾本将心向明月

吾本将心向明月

12
2025-09-27 16:55

纽波特纽斯的工人就靠这两艘航母养老呢[呲牙笑]

木木 回复 09-27 22:56
等最后一波老工人下岗了,两艘航母也可以拆了

及西及西

及西及西

7
2025-09-27 17:28

我们也不易

老许

老许

4
2025-09-27 21:03

有本事的都去弄AI、玩金融了。撅着屁股造航母能挣几个钱?对咱们家,航母是高科技,对人家,老掉牙的、几十年前的技术。所以,人家的高科人才不屑干这个。

熊光仪 回复 09-28 05:01
不干好啊,等着收缩回本土吧。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3
2025-09-28 05:42

为中国人,在各领域的提速能力点赞!

无趣

无趣

3
2025-09-27 22:10

马教授的电池技术可以得诺贝尔奖了,可惜他是中国人,且为中国军民两用技术服务,所以他得不了,你以为莫言的作品是为中国人服务的吗?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2
2025-09-27 22:39

不是难,而是美国人太蠢,马伟明比他们更聪明

蹉跎

蹉跎

2
2025-09-27 18:00

我觉得世界上真没有第三个国家有钱搞或者买这个东西了,未来必然中美对决。

最帅的pig

最帅的pig

2
2025-09-27 19:48

什么芯片啦,电子啦,机床啦,轴承啦等等基础材料和工具不都是欧美日韩强的多么。为什么重器做不好呢[抠鼻]

熊光仪 回复 09-28 05:03
曾经是,现在我国除了芯片其他的已经追平甚至反超了,但规模大的多。芯片也追到7nm了,DUV已经量产,EUV也快了。

触碰的未来

触碰的未来

2
2025-09-27 19:17

直接跳岛过去,用岛链把美帝太平洋舰队围上。

飞蛇利刃

飞蛇利刃

1
2025-09-27 22:46

美国的精英人才都去搞金融了,谁还搞技术,又累又不赚钱,哪有做金融投资潇洒又有面子!来钱还快!

nyy

nyy

1
2025-09-27 19:30

玩电东大虽是后起之秀。但绝对是[点赞]

喜欢抬杠

喜欢抬杠

1
2025-09-27 20:01

咱的技术必须要保密好

江越能源陈越

江越能源陈越

1
2025-09-27 22:02

强烈建议动力模块,核动力模块,常规动力模块,可以任意拼凑

车夫

车夫

1
2025-09-27 21:07

通知老美把航母开过来五年内给他改造好过来开走

猜你喜欢

清风浅笑薄凉

清风浅笑薄凉

清风浅笑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