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严重怀疑,国家迟迟不对台湾省动手,选择围而不打,是为了给解放军一个练兵的理由,毕竟想要解决台湾问题并不难,要是一下解决了,下一个练兵目标又会是谁呢? (信息来源:京报网——“海峡雷霆”释放严厉信号:“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惩戒一刻不停) 面对台湾海峡的波涛,很多人都在疑惑:解放军明明有“雷霆一击”的实力,为什么总是在搞“围而不打”的演习? 这其实不是犹豫,而是在编织一张更精密的网——“战略绞索”。 这张网,正从看得见的物理空间、看不见的心理防线,以及更宏大的地缘格局三个方向悄悄勒紧。 解放军的行动早就不再是单纯的秀肌肉了,它在用常态化的军事部署,划出一个事实上的“隔离区”。 现在连中国海警的舰艇编队都深度参与环岛,跟海军一起形成了好几层封控。演习区域也从传统的海峡,扩展到了台湾东边的太平洋,摆明了要四面合围。 这种新常态让“快闪式”的突袭不是梦。比如今年4月1日凌晨,6架歼-16突然超低空飞越海峡西侧,打得台军预警系统措手不及。 更狠的是,他们已经开始精准地冲着台湾的经济命脉下手,在高雄港外海模拟布雷,这里可是全岛电力的关键,要知道,台湾97%的能源和70%的粮食都靠进口。 但这根绞索真正要命的地方,是它直击心理防线。 当台军的4艘护卫舰被解放军055大驱南昌舰的雷达锁定,电子设备直接黑屏三分钟仓皇撤退时,那种技术代差带来的绝望感比炮弹更伤士气。 这种持续的、无法预测的压力,就是要把你的神经绷到极限,让你在枪响之前,自己先从内部瓦解掉。 当然“围而不打”的思路要成功,关键还得把外人挡在门外。 北京的“围点打援”思路非常清晰:台湾是那个被围的“点”,美日就是可能来救的“援”。 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就直接摆在了台湾东边的大洋上,它的歼-35作战半径能覆盖从琉球到菲律宾海的大片区域,意思很明白,就是堵死美军从关岛方向过来的路。 北边也不闲着,中俄的轰-6K和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海联合巡航,日本航空自卫队就得手忙脚乱地出动12架F-15J去应对,精力被牢牢牵制住。 这么一来,美军就显得特别尴尬,他们的反应总是慢半拍,等他们慢悠悠地发个“敦促克制”的声明,这边演习早收队了。这种无力感,正在一点点侵蚀掉所谓“协防承诺”的可信度。 北京的策略根本不是“不打”,而是用一种更聪明、更有耐心的办法,在打一场不流血的总体战。 中国始终以最大诚意争取和平统一前景,但 “以武止戈” 是维护和平的必要手段。军事演训既是对外部干涉势力的警示,也是防止 “台独” 铤而走险的 “安全阀”。 它通过物理绞杀、心理瓦解和地缘隔离,一步步地压缩对手的生存空间。当这根绞索收紧到那个临界点时,结局可能早就写好了。 到那时,所谓的“雷霆一击”或许只是给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画上一个句号而已。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 “台独” 行径都注定失败,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阻挡。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12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