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超级富豪苏世民,公开放话:“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随后,他捐款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13 10:52:35

美国超级富豪苏世民,公开放话:“美国正在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随后,他捐款7亿元给清华大学造就一座“苏世民学院”,还把大部分投资业务转移到中国,只因他坚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先说说他为啥敢讲这话,那时候美国正对中国搞各种限制,一会儿给中国商品加关税,一会儿又卡芯片出口的脖子,连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都要被层层审查。苏世民在私下采访里就吐槽过,“你想让中国不搞自主研发?不可能。本来中国还愿意从美国买芯片、买技术,现在你不卖了,人家只能自己搞,搞着搞着就突破了——这不是把对手逼得更强吗?” 他说这话的时候,中国的国产芯片已经能用到不少日常电子产品里,新能源汽车更是卖到了全世界,连美国本土都有不少中国车企的门店,这些变化他看在眼里,比谁都清楚。 更让人意外的是,苏世民不光嘴上说,还实打实给中国办事。 早在2013年,他就跟清华大学谈妥,要捐一笔钱建个学院。这笔钱不是小数目——7亿美元,而且他说了,不只是给钱,还要亲自参与学院的设计。2015年秋天,清华园里那栋红灰相间的苏世民学院楼正式启用,开学那天他特意从美国飞过来,跟第一批学生聊天时说,“我建这个学院,就是想让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来中国看看,别光听西方媒体说,得自己感受这里的变化。” 现在这学院已经办了快十年,每年都从全球招几百个学生,课程里不光有经济学、管理学,还有专门讲中国历史和当代发展的内容。学生毕业后,不少人选择留在中国工作,有的进了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有的去做中外贸易,成了苏世民说的“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 他自己也常去学院,有时候会跟学生聊几个小时,问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看法,听他们说遇到的机会——这些反馈,其实也成了他判断中国发展的重要依据。 最近几年,熟悉黑石动向的人都能发现一个变化:这家原本把重心放在欧美市场的巨头,开始把越来越多的钱往中国挪。 比如2022年,黑石联手中国本土的投资机构,一口气拿下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好几个城市的物流园区,这些园区专门服务于跨境电商,每天有大量中国商品从这里发往全球;2023年又悄悄投了几家做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中国初创公司,连他们内部的投资报告里都写着“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产业链优势,未来十年都很难被超越”。 有人问过苏世民,“美国现在对中国投资这么敏感,你不怕麻烦吗?”他当时笑着回答,“我做投资看的是十年二十年以后的事,不是眼前的杂音。中国有14亿人,中产阶层还在扩大,消费能力一年比一年强;中国的基础设施比很多国家都完善,高铁、港口、5G网络,这些都是做生意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愿意创新,每年花在研发上的钱比不少发达国家都多——这样的市场,谁愿意放弃?” 其实苏世民跟中国的渊源早不止这些,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带着黑石团队第一次来中国,那时候中国的私募市场还没成型,他就敢跟中国的国企合作做项目。后来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投资市场一片惨淡,他反而加大了对中国房地产和基建的投资,当时不少华尔街同行觉得他疯了,可后来这些投资都赚了不少钱。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一开始就没把中国当成‘新兴市场’,而是把它当成‘未来市场’——这里的发展速度和潜力,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他甚至在自己写的书里专门留了一章讲中国,里面提到“很多美国人总觉得中国的发展是‘威胁’,其实是没看懂。中国不是要跟谁抢地盘,而是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这种发展本身就会给世界带来机会——比如中国需要大量的能源、技术、农产品,这对其他国家来说就是生意;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也会带去就业和投资。” 现在再回头看他说的“美国把中国逼成无法战胜的对手”,就更明白这话的意思。美国越是想通过封锁限制中国,中国在关键领域的自主能力就越强——以前芯片依赖进口,现在国产芯片产能越来越大;以前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靠买,现在从电池到电机都能自己造。 而苏世民捐学院、挪投资,本质上是赌对了一个趋势:世界经济的重心早就不是只靠欧美撑着,中国的市场规模、产业链完整度、创新活力,已经成了全球经济绕不开的部分。 他不是第一个看好中国的美国富豪,但却是少数敢顶着美国国内压力,把真金白银和资源投进来的人。 毕竟对他这样的投资大佬来说,所谓“坚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不是喊口号,而是算过账、看过趋势后的理性选择——中国能提供的机会,是其他任何单一市场都比不了的,而美国那些短视的限制政策,最终只会让自己错过这个最大的增长点。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