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10月12日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当天表示,巴方23名士兵和超过200名阿富汗塔利班成员及其战斗人员在夜间的边境冲突中死亡。阿富汗方面披露的消息称,阿富汗政府首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称阿富汗部队夺取了25个巴基斯坦军方哨所,58名巴基斯坦士兵被打死,另有30人受伤。 双方说法的巨大出入,反倒更凸显出这场冲突的惨烈程度,也把巴基斯坦长久以来藏不住的最大软肋彻底撕开了口子。 这个软肋不是别的,就是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常年不稳定的安全局势,以及背后支撑这种局势的基础设施短板。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境线长达2430公里,很多地段都是崇山峻岭,别说修建标准化的边防设施,就连基本的巡逻道路都断断续续。 之前巴基斯坦军方也想过加固边境,比如在关键地段修建铁丝网和监控塔,但要么因为地形复杂推进缓慢,要么因为资金不足中途搁置。这次冲突中,阿富汗部队能轻易夺取多个哨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哨所之间缺乏有效联动,通讯设备在山区经常断联,遇到大规模突袭时根本没法及时支援。 面对这样的困境,巴基斯坦首先想到的还是找美国帮忙。毕竟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周边投入了大量资源,理论上应该有能力提供支持。可真当巴基斯坦提出需求时,美国的反应却异常冷淡。 美国国务院只是不痛不痒地发表了个声明,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对于巴基斯坦想要的军事装备援助和边境建设资金,连提都没提。这也不奇怪,现在美国的注意力全放在亚太和欧洲,对中亚和南亚的投入大幅缩减,而且美国之前在阿富汗撤军时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根本没精力再管巴基斯坦的边境问题。 更关键的是,美国向来习惯用“利益交换”的方式提供帮助,可现在巴基斯坦能给美国的筹码越来越少,美国自然不愿意再花力气。巴基斯坦心里也清楚,靠美国根本不现实,这时才真正意识到,能帮自己解决问题的,还是中国。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早就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这些年为巴基斯坦修建了不少基础设施。之前在巴基斯坦国内,中国帮助修建了高速公路、港口和发电厂,现在面对边境的困境,中国的支持也很快落到了实处。 早在去年,中国就和巴基斯坦签署了边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协议,计划帮助巴基斯坦在边境重点区域修建标准化的边防哨所,配备高清监控设备和稳定的通讯系统,还会修建连接各个哨所的巡逻公路,解决之前联动困难的问题。 这次冲突发生后,中国更是加快了合作进度,派出了专业的工程团队,带着先进的机械设备赶到巴基斯坦边境地区。这些团队不仅帮着修复受损的哨所,还根据当地地形优化了防御布局,比如在易受攻击的地段设置障碍物,在制高点搭建临时观察站,让边防部队的反应速度提升了不少。 除了基础设施,中国还在帮巴基斯坦提升边防部队的装备水平。之前巴基斯坦士兵用的很多通讯设备在山区信号不稳定,中国专门研发了适合高原山地的便携式通讯终端,就算在偏远地段也能保持畅通。 针对边境巡逻的需求,中国还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一批轻型装甲车,这些车辆不仅能适应复杂地形,还配备了防弹玻璃和简易武器支架,大大提高了士兵巡逻时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中国提供的这些帮助不是“有偿援助”,而是基于双方长期友好关系的合作,不会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让巴基斯坦能更安心地投入到边境建设中。 其实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早就超出了单纯的边境安全范畴。通过“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帮助巴基斯坦改善了国内的交通和能源状况,让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国防建设中。比如巴基斯坦国内的电力短缺问题解决后,边境地区的哨所终于能24小时供电,监控设备和通讯系统再也不用靠发电机勉强维持。 而且中国还和巴基斯坦开展了军事技术合作,帮助巴基斯坦研发适合自身需求的武器装备,比如枭龙战斗机和MBT-2000主战坦克,这些装备虽然主要用于国土防御,但也间接减轻了边防部队的压力,让巴基斯坦能把更多精锐力量部署到边境地区。 现在巴基斯坦边境的局势虽然还没完全稳定,但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在中国帮助修建的新哨所投入使用后,边防部队的预警时间从之前的15分钟延长到了40分钟,能更从容地应对突发情况。巡逻公路修好后,哨所之间的支援时间缩短了一半,再也不会出现之前“孤立无援”的情况。 巴基斯坦军方高层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持,巴基斯坦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边境的安全状况。美国给不了的实际帮助,中国不仅给了,还做得更到位。这也让巴基斯坦彻底明白,真正的伙伴不是在顺境时锦上添花,而是在逆境时雪中送炭。
这回塔利班真是玩脱了,想着抱印度大腿,结果被巴基斯坦一顿胖揍,连喀布尔都挨炸了,
【19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