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可怕!”郑州,一家人批发了很多冰激凌放在家里,4岁孩子每天至少吃3根,起初没人在意,然而没多久,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哑像大爷,甚至讲不出话来,吓得家人赶紧带去医院检查,医生表示这是毁了声带小结,建议家长少让孩子吃冰的。 从医院出来,四岁的童童趴在爸爸肩头,小手还揪着爸爸的衣领,之前总爱叽叽喳喳的小嘴巴抿得紧紧的。妈妈看着他发红的眼角,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以前总觉得孩子夏天爱吃冰是天性,哭着要就给,现在才知道这份“心软”差点让孩子遭罪。回家路上,爸爸把车开得很慢,童童突然小声问:“爸爸,我的嗓子还能好吗?我想给奶奶唱新学的儿歌。”爸爸赶紧点头:“能!咱们好好养,很快就能唱了。” 一到家,妈妈没像往常那样把冰箱塞满冰淇淋,而是翻出了童童的小围裙:“童童,今天咱们当‘小厨师’好不好?妈妈买了西瓜和芒果,咱们做水果冰棒,自己做的更健康哦。”童童眼睛一亮,蹬蹬蹬跑去洗手。妈妈把水果切成小块,只加了一点点凉白开打成泥,倒进模具时特意告诉童童:“你看,咱们这个没有冰碴子,是温温的凉,不会冰到嗓子。”童童举着小勺子尝了尝:“甜甜的!比冰淇淋还好吃!” 第二天早上,童童醒了没要冰淇淋,反而拉着妈妈去阳台:“妈妈,昨天老师说夏天要多喝水,咱们一起喝水吧!”妈妈笑着给他倒了杯凉白开,童童捧着杯子小口喝着,还像模像样地说:“老师说,小口喝才不会呛到,嗓子也会喜欢。”下午爸爸带他去小区游乐场,以前跑热了就闹着要冰饮,这次玩累了,自己跑到石凳上坐着,从书包里拿出妈妈准备的绿豆汤:“爸爸,你也喝,这个凉凉的,比冰棍解渴。” 过了半个月,童童的声音渐渐清亮起来。有天晚上,他突然站在客厅中央,张开小胳膊:“爸爸妈妈,我给你们唱《小星星》!”虽然还有点小声,但每个字都清楚,妈妈激动得眼眶都红了。童童唱完,歪着头问:“妈妈,我的嗓子是不是好啦?以后我每天只吃一块自己做的水果冰棒,好不好?”妈妈一把抱住他:“好!咱们童童长大了,知道照顾自己了。” 其实孩子就像小树苗,不是不能晒太阳,也不是不能浇水,关键是要懂得什么时候晒、怎么浇。家长与其一味禁止,不如陪着孩子一起找既能开心又能健康的方式——比如一起做无冰渣的水果冰棒,一起在傍晚散步时带杯凉白开,让孩子自己体会“慢慢来”的甜头。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克制,更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爱。 总结:养孩子就像放风筝,线太紧会断,太松会飞远,温柔地引导才是最好的方式。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健康”,用小手接过家长递来的“规则”,这份成长比任何说教都珍贵。真正的爱,是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负责,在体验中慢慢长大。信源:大象新
“无知的可怕!”郑州,一家人批发了很多冰激凌放在家里,4岁孩子每天至少吃3根,起
乘风的星辰
2025-10-22 08:20: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