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央视了!”湖北黄石,3个小男孩趁着家里没人,穿好装备组团准备游泳,在电梯就跟民警装了个正着,民警了解完情况,说跟3个孩子做个游戏,谁知道接下来的事让小男孩脸色大变。 电梯里,小胖手里的游泳圈还沾着早上玩水的水珠,最小的豆豆把网兜甩得呼呼响,嘴里念叨着“今天要抓条最大的鱼”。民警老李和小张刚巡逻完,看着这仨“全副武装”的小家伙,眼神一对,心里都有数了——准是偷跑出去野泳的。 老李没板脸,反而蹲下身,指着小胖胳膊上的卡通贴纸:“哟,这奥特曼贴纸挺酷啊,你们这是要去水上乐园打怪兽?” 孩子们眼睛一亮,小胖挺起胸脯:“不是水上乐园,我们去河沟里,那里水浅,还有小鱼!” 小张接话,语气像聊家常:“河沟里好玩是好玩,但我听说那儿的‘怪兽’可狡猾了。比如石头上的青苔,比滑板还滑,踩上去会不会摔屁股墩儿?” 豆豆眨巴眼:“我们小心点就行。” “那要是脚突然抽筋了,像被水草缠住一样动不了,你们仨谁能把谁拉起来?”老李随手比划抽筋的动作,“就像这样,腿硬邦邦的,使不上劲儿。” 最小的豆豆攥紧了网兜带子,没吭声。小胖挠挠头:“我们……我们可以喊救命。” “河沟边要是没人呢?”小张追问,“你们的游泳圈看着挺新,万一打气的地方松了,慢慢漏气,圈变小了,你们还能浮在水上吗?” 这话一出,电梯里突然静了。小胖低头戳了戳游泳圈的气门芯,声音小了半截:“我妈说,漏气了就没用了……” “可不是嘛,”老李拍拍他的肩,“你们现在的力气,连自己都护不住,咋跟这些‘水怪兽’斗?再说了,爸妈回家发现你们不在,不得急得满街找?要是哭鼻子了,奥特曼贴纸都哄不好。” 最小的豆豆眼圈有点红,拉了拉小胖的衣角:“哥,我们还是别去了吧,我怕摔屁股墩儿,也怕我妈哭。” 小胖看看手里软塌塌的游泳圈,又看看民警叔叔温和的眼睛,突然把网兜往地上一放:“对,我们回家!等我爸周末带我们去正规泳池,那儿有救生员,不怕‘怪兽’!” 说着,豆豆踮脚按了“15楼”,三个小家伙挤在电梯角落,刚才的兴奋劲儿全没了,只剩点不好意思。电梯门开时,他们还回头挥挥手:“警察叔叔再见!” 老李和小张看着电梯数字跳到15楼,才松了口气。后来听孩子家长说,那天仨娃回家后,还主动跟妈妈说“河沟里有青苔怪兽,我们不去了”,把妈妈听得一愣一愣的。 其实带娃防溺水,光说“危险”俩字,孩子哪懂?他们眼里只有“好玩”“自由”。就像黄石这两位民警,没讲大道理,而是把危险变成孩子能听懂的“青苔怪兽”“漏气游泳圈”,让他们自己琢磨出“玩不过”,比吼十句“不许去”都管用。 有时候孩子不是故意不听话,只是没把“危险”和“自己”画上等号。用他们的语言聊他们的事,比硬碰硬的“禁令”,更能走进心里。 总结:面对孩子的冒险心,与其用“不许”筑起高墙,不如蹲下来当“翻译”,把“危险”翻译成他们能懂的“怪兽”“游戏规则”。孩子听进去了,才是真的安全了。 信源:央视新
“火到央视了!”湖北黄石,3个小男孩趁着家里没人,穿好装备组团准备游泳,在电梯就
乘风的星辰
2025-10-22 10:20:07
0
阅读: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