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荷兰终于说实话了! 荷兰大臣卡雷曼斯最新表态:愿意与东方大国就安世半导体资产冻结一事进行谈判。 这话听着像“服软”,可往前倒推十天,荷兰的态度那叫一个强硬。9月30号,荷兰经济事务部突然掏出冷战时期几乎没人用的《商品供应法》,直接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有效期一给就是一年。更离谱的是,10月1号阿姆斯特丹企业法庭连庭审都没开,就暂停了中方实控人张学政的职务,把闻泰科技持有的99%股权交给了第三方托管,理由扯得很——“防止关键技术流失,影响欧洲安全”。你们想想,这算哪门子的“安全”考量? 先说说这安世半导体到底是啥来头。它前身是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后来转手给恩智浦,因为被视作“非核心资产”差点撑不下去。2018年,中国闻泰科技掏出332亿元把它收购了,才算给它续上了命。中方接手后没搞虚的,一边优化管理一边砸钱研发,短短几年就让安世从负债累累变成了零负债,2024年营收直接冲到147亿元,占了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在荷兰当地,它每年缴1.3亿欧元的税,还养活了几千人,说是荷兰半导体行业的“功臣”都不为过。 荷兰敢这么明火执仗地“夺权”,背后全是美国在撑腰。9月29号美国刚出台“穿透规则”,把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纳入制裁,安世作为闻泰的全资子公司正好撞枪口上。有法院文件显示,早在今年6月,美国就威胁荷兰,想让安世拿豁免就得换掉中国籍CEO;9月美国商务部副局长还偷偷跑到海牙开会,一周后荷兰法院就出了对安世不利的裁决。这一连串操作,谁是幕后推手一目了然。 可荷兰千算万算,还是算错了两点。一是安世的“命脉”根本不在荷兰,它70%的产能都在中国,光广东东莞的封装工厂就承担着七成最终产品的出货任务,荷兰抢过去的不过是个“空架子”。二是中国的反制能力远比它想的强。10月4号中国商务部就出手了,禁止安世中国境内子公司出口特定元器件;后来更把5种中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连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产品出口都要许可。 这一下直接卡住了荷兰的脖子。要知道,ASML生产光刻机离不开中国的钕铁硼磁体,而中国掌控着全球93%的磁体制造产能。有知情人士透露,ASML的库存只够维持8周生产,要是拿不到许可,每月产能得降15到20台,一年损失高达32亿欧元。更慌的是欧美车企,特斯拉美国工厂芯片库存只够两周,大众、宝马的新车量产计划直接搁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急得警告,11月前解决不了,欧洲30万辆车没法下线。 压力像潮水一样涌来,荷兰这才松了口。10月17号卡雷曼斯公开表态愿意谈判,可话里还透着傲慢,特意强调“希望安世未来依旧在荷兰发展”。这话听着就可笑,安世本就是中国企业花钱救活的资产,现在荷兰抢了东西还想谈条件,未免太异想天开。闻泰科技早联合国际律所起诉了,指控荷兰政府越权,中国外交部也明确反对这种“泛化国家安全”的歧视性做法。 其实荷兰不是第一次干这种“随美起舞”的事了。之前为了讨好美国,接连出台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搞得ASML在华市场份额大跌,2024年营收都受了影响,30多家荷兰半导体企业早就联名给政府写信诉苦。这次卡雷曼斯愿意谈判,根本不是“良心发现”,是被产业链压力和中方反制逼得没办法了。 这事也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市场经济的规则不能当儿戏,靠政治力量抢夺企业资产,最终只会反噬自己。安世的技术确实重要,可没有中国的产能和市场支撑,再先进的技术也没法转化成收益。荷兰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光谈判没用,得先撤销那些不合理的冻结令和托管裁决,把属于中方的权利还回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