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21日,特朗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允许中国惩罚美国农民,中国不购买大豆就是在惩罚我们的农民,希望中国购买大豆,中国不跟美国做生意就会有大麻烦。我喜欢与中国的关系,我被邀请去中国,将于明年年初访问中国。” 老特真是有意思,挥舞关税大棒时怎么没见他“喜欢中国”呢?眼下自己遇到困难了,又想起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了。甚至希望中国帮忙也不好好说,还威胁“不跟美国做生意会有大麻烦”,实在是可笑。 所谓“中国惩罚美国农民”的说辞,更像是倒打一耙的戏码。要知道,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巅峰时期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六成,仅2024年美国大豆产量的一半都依赖中国市场消化。 但这一切的平衡从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开始被打破,2025年1月至8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只剩580万吨,同比暴跌近80%,曾经的核心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到20%左右。 爱荷华州的农民蒂姆·麦克斯韦的遭遇很有代表性,今年大豆长势本是丰年,却因为订单寥寥整天焦虑,这种困境并非中国刻意为之,而是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后果。 更讽刺的是,美国根本没资格威胁“不做生意有大麻烦”,真正面临麻烦的恰恰是美国自身。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农业领域的小企业破产申请数量已升至五年来最高点,农民收入直接缩水15%,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的研究显示,仅对1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就会让美国失去45.5万份工作岗位,GDP下降490亿美元,若叠加钢铝关税,失业人数将逼近百万,相当于抹去特朗普任内新增就业的近一半。 能源领域同样受挫,中国对美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后,本就只占中国进口5.4%的美国LNG份额更难维系,而中国只需转向其他供应源就能填补缺口,毕竟国际油气市场本就供大于求。 中国早已不是只能依赖美国的市场,这正是特朗普威胁失效的关键。在大豆采购上,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7465万吨大豆,占比超过七成,同比还在增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也在不断填补份额。 国内层面,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大豆产量连续三年维持在2000万吨以上,加上玉米豆粕减量替代等技术手段,即便完全不进口美国大豆,供应也有充足保障。 更现实的是,美国大豆价格毫无竞争力,4月船期的美国大豆进口完税成本每吨比巴西大豆高出531元,企业自然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货源。 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预测,若中国11月中旬前不恢复采购,美国大豆今年对华销售损失将达1400万至1600万吨,这可不是“惩罚”,而是市场的自然选择。 老特此时突然“喜欢中国关系”并高调宣布访华,本质是冲着明年的选票来的。农民群体是他竞选时的核心票仓,如今中西部农业州的不满情绪正在蔓延,那些曾两次把他送进白宫的选民已经喊出“是时候降低关税了”。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也直言,其他市场根本无法弥补中国订单的缺口,农作物价格持续下跌让农民怨声载道。 在这种背景下,所谓“被邀请访华”更像是急于寻求破局的信号,毕竟再过几个月,新一季大豆又将进入收获期,若不能在访华前争取到订单,农民的怒火可能会直接影响选举结果。 从挥舞关税大棒到如今低头喊话,这种转变哪里是“喜欢中国”,分明是现实压力下的无奈妥协。 当初主动挑起贸易摩擦时,怎么没想过农民会面临今天的困境;如今看到中国有了稳定的替代供应源,又想起用威胁的口气索要订单,这种逻辑实在站不住脚。 美国农业部已经第三次组织种植户访华“求订单”,却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这足以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中国,而在美国自身的政策摇摆。 等到明年年初访华时,老特恐怕得换个更诚恳的态度,毕竟市场不相信威胁,选民也不会为空洞的口号买单。
北京时间10月21日,特朗普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会允许中国惩罚美国农民,中国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2 15:54:57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