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想法是让中国脱钩慢一点,让美国的产业有重建的时间!但美国能卡中国的就立刻停掉,打算直接掐死中国同类产业,把中国变成一个美国产品的倾销地,但是中国怎么可能会让美国的如意算盘得逞呢? 10月6日在Citadel Securities举办的Future of Global Markets2025活动中,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约95%降至0%。原因是美国对中国出口高端AI芯片(如A100、H100、H200)实施了严格的出口管制,使NVIDIA无法向中国相关公司销售这些产品。 但美国没料到,高端芯片的口子刚堵上,中国本土芯片就顺着缺口长了出来。华为昇腾芯片的供应链本土化率已超85%,EDA工具和架构设计早就实现“去美国化”,202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冲到38%,字节跳动单批就订了10万台昇腾910B,连德国超算项目、沙特的芯片订单都开始转向昇腾方案。 英伟达自己的财报也藏不住尴尬,2026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收入比上年同期缩水近9亿美元,所谓“掐死中国芯片产业”的目标,反倒成了中国芯片加速突围的催化剂。 美国想靠产业回流补短板的计划同样磕磕绊绊。为了重建半导体供应链,美国砸了数十亿美元补贴,拉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工厂,好不容易造出首枚“美国制造”的Blackwell芯片晶圆,结果封装环节还得运回台积电台湾工厂处理,本土制造能力的短板藏都藏不住。 更现实的是,企业根本不买账,客户不愿为“美国制造”支付更高成本,转头就选了海外更具性价比的方案。 急眼的美国甚至酝酿起新规,要求芯片企业本土生产量与海外进口量必须1:1对等,不然就加征100%关税,可业内早就看透这政策的死穴——供应链的复杂性让关税计算根本没法落地,本土产能又跟不上需求,所谓的“产业重建”更像纸上画饼。 在农业领域,美国想把中国变成农产品倾销地的企图同样落了空。曾经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进口比重最高达64%,峰值时一年能卖3200万吨,可随着美国把大豆贸易绑上政治战车,中国的采购清单早就换了主角。 2025年5月起,中国对美豆进口彻底归零,连续四个月的装船量都是刺眼的“0.0”,海关总署干脆直接删掉了进口明细表上的“美国”一栏。 取而代之的是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甚至坦桑尼亚的大豆,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就进口巴西大豆3850万吨,而美豆不足300万吨。 更要命的是美豆连价格优势都没了,2025年上半年美豆进口均价每吨459.8美元,比巴西大豆贵出21美元,这种情况下想靠倾销打开中国市场,简直是异想天开。 美国的每一步算计几乎都被中国的应对精准拆解。高端芯片管制逼出了昇腾的崛起,农产品政治化加速了全球供应链重组,产业回流的补贴砸下去却填不满本土能力的坑。 英伟达失去的95%市场份额被中国本土芯片接住,美国大豆腾出的市场被南美、非洲的供应商瓜分,所谓“慢脱钩换重建时间”变成了“脱钩越快中国替代越快”的尴尬现实。 美国以为卡断供应就能掐死中国产业,却忘了中国市场有足够的体量培育替代方案,更有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绕开封锁,这样的情况下,倾销地的美梦自然成不了真。
美国的想法是让中国脱钩慢一点,让美国的产业有重建的时间!但美国能卡中国的就立刻停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2 15:54:58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