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于官宣访日行程,他对媒体表示,将于近期“前往日本”,是他第二任期首次亚洲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10-22 15:54:57

特朗普终于官宣访日行程,他对媒体表示,将于近期“前往日本”,是他第二任期首次亚洲行,时间是10月底。   特朗普此次访日的算盘打得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响声。作为出了名的“交易大师”,他从不把所谓的同盟情谊当回事,在他眼里,日本从来都是可以随意薅羊毛的“提款机”,只不过每次的手法略有不同。   最直接的压榨必然落在驻日美军费用上,这是特朗普的传统艺能。早在2019年,他就通过博尔顿向日本提出要求,把每年的驻日美军分摊费用从1974亿日元(约127亿元人民币)提高4倍,达到9870亿日元(636亿元人民币),后来更明确要价80亿美元。   要知道,日本原本承担的驻日美军费用比例就已是美国盟友中最高的,2002年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高达74.5%,远超其他国家。   为了逼日本就范,特朗普甚至授意博尔顿威胁撤走所有驻日美军,还在与安倍会谈时抱怨日美安保条约“不公平”,直言美国只承担防卫义务却没有回报。   如今第二任期开局访日,他大概率会拿美韩军费谈判的结果当新筹码——毕竟他曾把韩国当作“试验田”,要求其承担5倍费用,如今很可能把这套模式复制到日本身上,毕竟有了前次的试探,这次的要价只会更精准、更苛刻。   贸易领域的压榨更是早有先例,且手段越发纯熟。特朗普一直盯着美日之间的贸易逆差不放,2017年这一数字就达到688.5亿美元,他多次公开指责日本“赢了几十年”,宣称双方贸易“既不公平也不开放”。   汽车产业是他施压的重点靶心,曾多次威胁对进口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即便2019年双方签署贸易协定,日本获得暂时不加税的承诺,但代价是在农产品领域大出血。   不仅对72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减免关税,牛肉关税还从38.5%逐步降至9%,猪肉、小麦、乳酪等品类也大幅让利,美国对日本牛肉出口在2020年就同比增长23%。   更讽刺的是,2018年美国对钢铝加征关税时,欧盟、加拿大等盟友都获得豁免,唯独日本被关在门外,即便安倍专程赴美陪打高尔夫,也没能换来想要的待遇,日本媒体直言这是一场“朝贡仪式”。   此次访日,特朗普势必会拿汽车关税豁免到期说事,要么逼迫日本进一步开放市场,要么要求在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让渡利益,毕竟2025年美国刚调整汽车零部件关税政策,本土车企的游说压力只会让他对日本逼得更紧。   能源与产业捆绑则是更隐蔽的压榨手段。早在2017年,特朗普就借着贸易谈判的由头,迫使日本加强与美国的能源合作,联手推动美产液化天然气出口,本质上是把日本当成美国能源的“稳定买家”,即便有更便宜的能源来源,日本也不得不配合。   这种捆绑在第二任期只会变本加厉,考虑到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竞争需求,特朗普极有可能要求日本企业配合其产业链限制政策,要么限制对第三方国家的技术输出,要么将关键产能向美国转移,就像之前逼迫日本车企在美建厂一样。   而日本为了维持安保同盟,往往只能妥协——毕竟2019年签署的贸易协定里,美国特意删除了原TPP中美国大米出口免税的条款,就因为大米主产地是民主党票仓,这种完全按美国利益量身定制的规则,早已暴露了谈判的不对等本质。   特朗普的压榨从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安保、贸易、能源多管齐下的组合拳。他清楚日本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所以敢用撤军威胁逼缴“保护费”;知道日本经济依赖出口,所以拿关税大棒敲打核心产业;明白日本需要同盟背书,所以用能源合作进行捆绑。   第一任期他还在试探底线,如今有了成功施压的经验,第二任期首次亚洲行就直奔日本,显然是想复制甚至升级之前的模式。   毕竟对他而言,盟友不过是利益筹码,所谓的访日行程,本质上就是一场精心计算的“收割”,日本除了被动让步,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毕竟这早已是日美同盟里心照不宣的现实。

0 阅读:0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