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便宜的后果!”江苏宿迁,一女子凌晨睡觉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醒来后发现充电的手机爆炸起火,手机使用了3年没出现过意外,因为她睡前一个随手的举动,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网友:这手机还能要吗? 李大姐后来跟街坊说,那手机炸的时候,她脑子一片空白,伸手摸枕头就烫得缩回手。其实半个月前手机充电时就有点不对劲,充到80%就开始发烫,屏幕还闪了两下,当时她觉得“老手机嘛,难免的”,随手拿扇子扇了扇就没管。现在想想,那就是电池在“求救”啊,可惜自己那会儿光顾着刷短视频,根本没当回事。 隔壁张阿姨家更惊险,她家充电器没插手机,却把床垫烧出个黑窟窿。后来才知道,那个充电器插在客厅插线板上快两年了,插线板上还常年接着路由器、台灯和孩子的学习平板,插头堆在沙发缝里,散热都成问题。消防员来检查时说,这种“常驻”插头就像个定时炸弹,线路老化加上长期满载,不起火才怪。 这事儿在小区炸开后,物业赶紧组织了安全讲座。来的消防员小王举着个烧变形的插线板说:“很多人觉得‘没坏就能用’,可电子设备就像咱们穿的鞋,看着没破,鞋底可能早就磨薄了。”他现场演示,用了五年的插线板掰开来,里面的铜线都氧化发黑,轻轻一扯就断,吓得在场的人直咋舌。 李大姐听完课,回家把所有带裂纹的充电线全扔了,又买了个小巧的灭火器放床头。她说现在充电时手机必须放桌上,旁边还得空出一巴掌宽的地方散热。张阿姨更绝,给家里每个插线板贴了便签,写着“睡前拔插头”,连十岁的孙子都学会了每天睡前检查插座。 其实咱们身边这些“隐形危险”,很多时候不是设备本身坏了,而是咱们把安全当“习惯”给忽略了。就像李大姐,要是早把发烫的手机送去检修;张阿姨要是定期看看插线板的状态,哪会有这些惊险?电子设备是给生活添方便的,可方便背后,总得留点心眼,别让“将就用”变成“后悔药”。 总结:电子设备安全从不是小事,它藏在每个充电的夜晚、每个插电的瞬间。别等危险上门才想起检查,定期看看设备状态,顺手拔下不用的插头,给家里备个灭火器,这些小举动看着简单,却是守护安全的第一道墙。毕竟,平平安安比啥都重要。 信源:国+社
“贪便宜的后果!”江苏宿迁,一女子凌晨睡觉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醒来后发现充电的
乘风的星辰
2025-10-23 13:20: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