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拒发签证,中国代表无法入境,耿爽发声,联合国搬迁势在必行。4月25日,耿爽在

乘风的星辰 2025-10-23 13:20:16

美国拒发签证,中国代表无法入境,耿爽发声,联合国搬迁势在必行。4月25日,耿爽在会议上发声,表示美方的拒绝签发签证,我方的代表多次备受干扰无法入境,不过此次的发声让人不由得想到是否联合国会搬迁? 其实碰到这种事,谁心里都不会太痛快。但话说回来,解决问题的路子,可能不只是“换个地方”这么简单。联合国这地方,说到底是个大家商量事儿的平台,重要的是能不能让每个来商量事儿的人都顺顺当当进来,把该说的话说了,该办的事办了。现在签证卡壳,本质上是东道主没尽到该尽的本分,那咱们是不是该琢磨琢磨,怎么把“东道主该干啥”这件事定得更死一点? 就像咱们平时组队干活,组长总得保证大家都能按时到岗吧?要是组长老找借口不让人来,那肯定不是散伙换地方,而是大家一起定个规矩:组长必须保证所有人的入场权,要是做不到,就得有办法管管他。国际社会也是一个道理,这么多国家凑在一起不容易,不能因为一个国家的问题,就让整个平台的作用打了折扣。 这些年,大家也发现了,国际上的事儿越来越复杂,越是这样,越需要联合国这个“大圆桌”发挥作用。但“大圆桌”要稳当,桌腿儿得结实——也就是那些国际规则。现在的问题可能就是有些桌腿儿有点松了,比如关于东道主签证责任的规定,是不是可以再细化点?比如明确如果故意拖延或拒发签证,其他国家能有什么办法督促,甚至有没有临时的备用方案,确保重要会议能线上线下都顺畅开起来,不让谁被落下。 耿爽代表站出来说话,其实也是在提醒大家伙儿:这事儿得重视,但重视不代表就得“搬家”。咱们更该做的是把这个“家”拾掇得更好,让它真正成为所有国家都能放心说话、平等商量的地方。毕竟,联合国的价值从来不在它的楼有多高,而在它能不能让每个国家,不管大小强弱,都能在这里找到说话的份儿,都能感受到公平和尊重。 总结:签证问题确实给国际合作添了堵,但解决的关键在于各国携手把规则扎得更紧。与其纠结搬迁,不如聚焦如何让东道主切实履行责任,通过完善机制、强化监督,让联合国这个“大圆桌”真正稳稳当当,让每个成员都能安心参与,这才是守护多边主义的务实之道。 信源:观察者

0 阅读:116
乘风的星辰

乘风的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