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年,投降元朝的大将吕文焕问被俘的文天祥:“我死守了襄阳6年,丞相怎么还骂

乘风的星辰 2025-10-23 13:20:16

1276年,投降元朝的大将吕文焕问被俘的文天祥:“我死守了襄阳6年,丞相怎么还骂我是乱贼?”文天祥说:“大宋如今眼看就要遭至灭亡,而你是罪魁祸首,你不是乱贼,还有谁是?连三岁小孩都骂你,何止是我!” 吕文焕被这话刺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攥着袖口的手微微发抖,声音哑着说:“丞相只知骂我,可知襄阳城最后那半年是什么光景?粮仓见了底,士兵们守在城楼上,饿到连拉弓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嚼着树皮硬撑。百姓们把棉衣拆了絮成弹丸,说要帮着打元兵,可他们自己的孩子,却饿死在城墙根下,眼睛还望着城门,盼着朝廷的粮船来。” 文天祥猛地拍了下牢中的石桌,木屑簌簌往下掉:“那便该战死!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自古守城将士哪个不是这般?你手握襄阳兵权,凭什么替满城忠魂做决定?” “我不是替他们决定,”吕文焕的声音陡然高了些,眼眶泛红,“我是看着一个老婆婆把最后一块麦饼塞给守城的儿子,自己却一头撞死在城墙上,说‘莫让我拖累了你’;是看着伤兵们爬着去搬石头堵缺口,血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印子,嘴里还喊着‘大宋万胜’。丞相,他们守的是大宋,可大宋给了他们什么?援军来了三次,每次都被元军打回去,最后连个信儿都没有。我若不降,城破那天,元军铁蹄踏进来,这些忠魂的家人,怕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文天祥怔住了,牢房里静得能听见窗外的风声。他望着吕文焕鬓角的白发——六年前守襄阳时,这位将军还是满头黑发,如今却像落了一层霜。可他很快又别过头,声音冷得像冰:“忠就是忠,叛就是叛。朝廷昏聩是一回事,你丢了襄阳是另一回事。襄阳一破,长江防线跟着垮,下游的百姓就要遭元军屠戮,这账,还得算在你头上。” 吕文焕苦笑一声,不再说话,只是望着牢门外灰蒙蒙的天,那眼神里有无奈,也有说不清的愧疚。 总结:吕文焕的投降藏着守城六载的血泪与无奈,文天祥的斥责则刻着忠臣不事二主的决绝。历史的天平上,个人的选择总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而忠义与生存的两难,也成了这段往事里最沉重的注脚

0 阅读:0
乘风的星辰

乘风的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