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杭州一个煎包店老板,在鼓楼附近租了一个小店面,一个煎包卖6毛,房租却是40万。房东看他生意好,竟然将租金提到120万。煎包店老板做了一个决定,让房东后悔不已! 这老板姓李,大伙儿都叫他老李。接到房东涨租电话那天,他正蹲在店门口给刚出炉的煎包撒芝麻,手机里房东的声音透着得意:“老李,你这店天天排长队,我这房租也得跟上形势,明年起120万一年,不租就搬啊。”老李手里的芝麻撒了一地,心里头却没慌——他知道,这煎包能火,靠的不是这鼓楼的门面,是街坊四邻和游客嘴里那句“就好这口”。 他没跟房东吵,第二天拎着两笼刚出锅的煎包,敲开了房东家的门。“张哥,您尝尝,还是热乎的。”老李把煎包放桌上,“您说涨租,我懂,做生意都想多挣点。但120万一年,我这小店真扛不住——一个煎包6毛,一天卖3000个才挣1800,刨了面、肉、人工,一年到头不够给您交房租的。”房东嚼着煎包没说话,老李接着说:“要不这样,我先找新地方,您这店面也慢慢寻下家,咱别耽误彼此,成不?” 房东以为老李是没辙了,摆摆手:“行,你赶紧找,我这黄金地段不怕租不出去。” 可老李心里早有谱了。他知道老顾客认的是他这手艺,不是哪条街的门脸。当天关店后,他揣着手机在鼓楼周边转悠,转了两天,在三条街外的巷子里瞅见个小门面——以前是修鞋的,15平米,租金一年才28万,比原来还便宜。老板是个老街坊,一听老李要开煎包店,当即拍板:“租你!我还能天天吃口热乎的!” 第二天一早,老李在老店门口贴了张红告示,毛笔字写得歪歪扭扭却透着实在:“各位老伙计,因房租涨到120万,小店要搬新家啦!新地址在‘福兴巷3号’,走路8分钟就到,煎包还是6毛一个(面粉肉蛋自己找的批发商,成本压下来了),3天后开业,前3天买10个送2个,来晚了可就没啦!” 告示刚贴出去,排队的老顾客就围了上来。穿蓝布衫的大妈说:“8分钟怕啥?我天天晨练都从那儿过!”戴眼镜的小伙掏出手机:“李叔,我加你微信,到时候群里喊一声,我们组团去!”还有个常来的游客笑着说:“我下次来杭州,导航直接搜‘老李煎包’,准能找着!” 3天后新店开业,福兴巷里挤得水泄不通。老顾客带着新顾客,排队的队伍从巷口拐到巷尾,煎包锅从早上5点响到晚上8点,老李媳妇在旁边打包,手都没停过。线上也开了外卖,周边小区的阿姨们在群里接龙:“给我来20个!”“我要30个,给孙子当早饭!” 再说房东,他那120万的店面挂出去半年,来看的人不少,一听租金都直摇头:“就这小破店,卖燕窝都挣不回120万!”后来降到80万,还是没人租。有天他路过福兴巷,瞅见老李的店排着长队,煎包香味飘出半条街,心里头跟猫抓似的——当初要是不那么贪,40万一年稳稳收着,哪会空着店面喝西北风?悔得他直叹气,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呢? 总结:这个故事里,老李没被天价房租吓退,用手艺和诚意留住了顾客,也保住了自己的小生意。其实做生意和做人一样,踏实比贪心走得远,房东想靠“坐地起价”挣快钱,最后只能是空了店面、凉了人心;而老李守住初心,反而把小日子过得更红火了
2023年12月,杭州一个煎包店老板,在鼓楼附近租了一个小店面,一个煎包卖6毛,
乘风的星辰
2025-10-23 15:20:16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