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认为空调城的乌鲁木齐,空调可能坏了。原本热个几天,就要下雨。这都快半拉月了,气温天天32、34、35度的高温,也不见下雨。那位高人赶紧的来修修乌鲁木齐的空调吧,让气温凉爽些吗。 其实这阵子走在街上,倒也没见谁真愁眉苦脸的。你看早上七点多,河滩路上骑共享单车的人比平时多了两成,都是趁着太阳还没“发威”赶去上班的。卖包子的李大姐五点就支起了摊,蒸笼冒的热气混着晨风,倒比空调风还舒服,她说:“天热了人起得早,我这包子也得多蒸两笼,凉得快,趁热吃才香。” 小区里的老人们更会找乐子。以前傍晚才聚在凉亭下棋,现在改成大清早了。王大爷带着他的“老伙计”们,六点准时搬马扎占位,棋盘摆开,楚河汉界两边杀得热闹,旁边观战的张婶还拎着保温桶,里面是自家煮的绿豆汤,谁渴了就舀一碗,“败火!比啥饮料都强。” 要说变化最大的是社区。前几天网格员小周在业主群里喊:“独居老人家里没安空调的,下午三点到社区活动室来,咱们开着大电扇,备了西瓜和藿香正气水!”我路过活动室时瞅了一眼,里头坐了七八位老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戴着老花镜看报纸,小周正给一位奶奶递切好的西瓜,老人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比家里凉快,还有人说话,好得很!”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玩法。小区喷泉下午四点开放,刚放暑假的小娃们穿着泳衣就往里头冲,家长们拎着毛巾在边上守着,嘴里念叨“慢点跑别摔着”,眼里却都是笑。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水枪追哥哥,水花溅到旁边晒太阳的猫咪身上,猫咪“喵”一声跳开,逗得一群人笑出声。 昨天听气象站的朋友说,过两天有股冷空气从北边过来,可能会带点雨。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今早连卖菜的阿姨都在说:“再熬两天,等雨一下,咱们乌鲁木齐的‘空调’就又转起来啦!”其实想想也是,哪有永远不歇班的“空调”?这阵子热归热,可街坊邻里互相帮衬着,早出晚归找凉快,日子过得倒也热气腾腾的。 总结:这阵子的高温确实让习惯了凉爽的乌鲁木齐人有点手忙脚乱,但热天有热天的过法。早起的包子摊冒着热气,社区的活动室飘着瓜香,喷泉边的孩子们追着水花跑——你看,就算“空调”暂时“歇班”,咱们把小日子安排得明明白白,热乎劲儿里透着生活的滋味。等过两天雨一下,凉风一吹,大家准又会念叨:“还是咱乌鲁木齐的夏天,得劲儿!
被公认为空调城的乌鲁木齐,空调可能坏了。原本热个几天,就要下雨。这都快半拉月了,
乘风的星辰
2025-10-23 20:20:17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