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儿子要结婚,去饭店预订酒席,服务员问订几桌,朋友说28桌,服务员又问时间,朋友说下月6号。请问你是办喜事还是丧事。朋友大吼一声说,谁家丧事提前预订,你什么脑子。 吼声刚落,整个大堂都静了。那服务员小姑娘脸“腾”地红到耳根,手里的笔“啪嗒”掉在订单本上,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半天憋出一句:“叔……对不住,我……”话没说完就开始掉眼泪。朋友看她胸前工牌写着“实习”,个子小小的,穿着不太合身的制服,气儿先泄了一半——这丫头看着比自己儿子还小两岁,许是刚出校门,紧张坏了。 “行了行了,别哭了。”朋友递了张纸巾过去,“我刚才也急了,你这问法是有点……怪。”小姑娘抽噎着接纸巾:“我知道错了叔!昨天我奶奶住院,我熬了一宿没睡,今早上班脑子里跟浆糊似的,您说‘28桌’‘下月6号’,我就想起上周帮我妈问殡仪馆的事,也是问日子问桌数……脑子一混就问出来了……” 朋友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自己当年刚上班那会儿,第一次给客户汇报方案,紧张得把“利润”说成“亏损”,客户当场拍了桌子,自己也是这样红着眼圈想钻地缝。他拍了拍小姑娘的肩膀:“傻孩子,家里有事咋不跟店里说?请个假照顾老人比上班重要。”小姑娘抹着眼泪摇头:“店里这个月忙,我怕请假就没工作了……我想挣点钱给奶奶买营养品。” “这叫什么话。”朋友拉她坐下,“你先去跟经理请个假,就说家里老人住院,我这儿酒席的事不急,等你回来慢慢订。要是经理不批,你把他叫来,我跟他说。”小姑娘愣了愣,眼泪又下来了,这次带着笑:“叔!您真是好人!我……我这就去请假,下午回来一定给您办得妥妥的!” 后来小姑娘下午回来时,眼睛亮堂堂的,手里拎着个保温桶:“叔,这是我妈熬的小米粥,您尝尝,我奶奶说谢谢您好心。”朋友摆摆手:“客气啥,快订酒席吧。”小姑娘拿出新的订单本,一笔一画写得仔细,还特意备注:“新人喜欢安静,安排靠窗包间”“赠送果盘用本地草莓,甜”。结婚那天,小姑娘特意穿了身新衣服来帮忙,端茶倒水比自家亲戚还勤快,朋友拉着她跟儿子说:“这是你叔的恩人,要不是她,你爸那天差点气出高血压。” 总结:其实生活里的小摩擦,往往就差一句“怎么了”。谁都有慌神的时候,与其揪着错处不放,不如多份体谅——你给人台阶下,人记你三分好。就像这订酒席的事,本是喜事,何苦闹得不痛快?人心都是肉长的,暖言一句三冬暖,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朋友儿子要结婚,去饭店预订酒席,服务员问订几桌,朋友说28桌,服务员又问时间,朋
乘风的星辰
2025-10-23 21:20:16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