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厉害,像东风-17导弹、055大驱这些,性能指标确实比美国同类型武器还要猛。 中国这些年在武器装备上的发展速度确实让人瞩目,很多新式武器的性能指标已经实实在在超过了美国同类装备,这不是空口吹嘘,而是有真实数据和具体装备做支撑的。就拿大家常听说的东风-17导弹来说,这款导弹的射程能达到2000到2500公里,飞行末端的速度更是高达18马赫,换算下来每秒能飞6公里多,而且它的弹头是特殊的乘波体设计,能在大气层里灵活变轨,敌方的防空系统根本没法预测它的飞行轨迹,想拦截比登天还难。反观美国对标东风-17研发的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试射了好几次才勉强成功,它的末端速度最多只有11马赫,还得把弹头装在整流罩里才能避免高温烧毁,威力和突防能力比东风-17差了一大截,至今都没能批量装备部队。 再看海军的055型大驱,作为中国首款万吨级驱逐舰,它的满载排水量超过12000吨,比美国最先进的阿利伯克3型驱逐舰多了2000多吨,更大的舰体意味着能装更多设备和武器。055大驱搭载了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口径和深度都比美国的大,既能装射程超1000公里的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也能装防空、反潜导弹,实现一站式作战;而美国的阿利伯克3型只有96个发射单元,还装不下大型高超音速导弹,反舰只能靠亚音速导弹,突防能力差很多。在雷达方面,055大驱的双波段相控阵雷达能探测400多公里外的目标,同时跟踪数百个空中和海上目标,比美国阿利伯克3型的雷达更全面,抗干扰能力也更强。 除了这两款明星装备,中国的歼-20隐形战机性能也超过了美国的F-22。歼-20的作战半径能达到2000公里,不用空中加油就能覆盖更广的区域,而F-22的作战半径只有760公里,飞远了就得靠加油机补给。歼-20的雷达探测距离能到480公里,比F-22的260公里远得多,能先发现对方再发动攻击,而且它携带的霹雳-15导弹射程超200公里,比美国F-22携带的导弹射程远出一截,在空战中占据明显优势。这些数据和对比都能说明,中国新式武器的硬实力确实已经赶超美国。 但正如俄罗斯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指出的那样,这些性能顶尖的武器都有一个共同的短板,就是没经过真刀真枪的实战考验。现代战争不只是比技术参数,更要看武器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可靠性、协同性和抗干扰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演习模拟不出来的。美国的武器之所以实战经验丰富,是因为参与了多次战争,比如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累计发射了超过500枚战斧导弹,在实战中不断暴露问题、优化改进;美国的M1A2坦克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色,通过实战验证了防护和火力性能,之后又根据战场反馈进行了多次升级。俄罗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乌克兰战场上多次使用,成功打击了重要目标,也让俄军找到了改进导弹制导系统的方向。 反观中国,自从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主力作战装备就再也没有参与过真正的战争。虽然中国的武器在演习中表现优异,比如东风-17在环岛实弹演习中精准命中目标,055大驱多次参与远洋训练,但演习的战场环境、电磁干扰强度、敌方对抗手段都和真实战争有差距。比如中国的99A主战坦克,性能参数不输美国M1A2,但总设计师也承认,它的减震系统和主动防护手段还有不足,这些问题只有在高强度实战中才能彻底暴露。中国出口的彩虹无人机、卫士火箭炮在中东等地区的冲突中用过,也给军工部门提供了一些改进经验,但像东风-17、055大驱、歼-20这些核心装备,并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的检验。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能说明实战检验的重要性,美国的M16步枪刚装备时,在越战中因为可靠性差频繁卡壳,后来根据士兵反馈改进了枪管和弹药,才成为经典枪械;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用“口径”导弹实战后,发现了制导系统的不足,后续型号很快就进行了升级。中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也曾暴露过火炮火控系统落后的问题,这才倒逼国内加快了自动化火控技术的研发。现在中国的武器虽然纸面性能亮眼,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长时间高强度作战的可靠性、不同兵种装备之间的协同配合等方面,都缺乏实战数据的支撑,这些都是演习难以完全模拟的。 所以说,瓦西里·卡申的评价确实点出了中国武器的关键短板,不是技术不够先进,而是缺少实战的锤炼。中国武器的性能优势值得肯定,但我们也得清醒认识到,从“性能先进”到“实战可靠”,还需要经过真实战场的考验,这也是中国武器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中国造的新式武器越来越
梵西之花
2025-10-24 16:24: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