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晓岚,即是烈士聂曦在台湾的侄孙女。目前聂晓岚是台北一所中学里的历史老师。拍摄《

扬扬妈妈 2025-10-25 17:21:58

聂晓岚,即是烈士聂曦在台湾的侄孙女。目前聂晓岚是台北一所中学里的历史老师。拍摄《沉默的荣耀》时,她专程从对岸飞过来,客串了这个庭审的最后时刻,一位庭审员。聂晓岚不是在演戏,她是真实聂家在新时代里生命的延续。 先得说清楚聂曦烈士是谁,这人可不是普通角色!上世纪40年代末,他跟着著名报人、爱国人士曹聚仁一起,秘密为两岸沟通牵线,想促成和平统一,结果1950年在台湾遭特务逮捕,1954年被杀害时才31岁。那会儿聂家在台湾不敢提他的名字,连照片都得藏在地板缝里,生怕被“白色恐怖”牵连。聂晓岚小时候翻奶奶的旧箱子,才发现一张泛黄的黑白照,奶奶摸着照片哭着说“这是你叔公,是为了两岸好才走的”,这是她第一次知道祖辈的故事——这段历史,台湾教科书里提都没提过,全是靠家里老人的口述才传下来。 聂晓岚当历史老师,跟别的老师不一样。她教高一“中国现代史”,课本里把两岸关系说得模棱两可,她就偷偷带学生查解密档案,比如台湾“国史馆”里藏着的聂曦与曹聚仁的往来信件复印件,指着上面“和平统一,共护中华”的字迹说:“你们看,几十年前就有人在为这事拼命,咱们不能忘了他们。”有学生家长举报她“教敏感内容”,学校找她谈话,她梗着脖子说:“历史不是编故事,该说的就得说,不然对不起那些流血的人。”后来她干脆在课后开了个“小课堂”,自愿来听的学生从5个涨到30多个,连隔壁班的都来蹭课——你说这股子轴劲,是不是跟聂曦烈士当年的韧劲儿一模一样? 拍《沉默的荣耀》那回,她带了件特别的东西来片场——是聂曦烈士生前戴过的半块怀表,表壳都磨花了,指针早停了,是奶奶临终前塞给她的。导演让她拍庭审最后那个镜头,就是所有庭审员起立表决,镜头扫过她的时候,她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怀表,眼泪没忍住掉下来。后来导演说:“这镜头没喊停,因为那不是演的,是真感情,比任何设计的表情都打动人。”她在片场跟演员们说:“我不是来客串的,是替叔公来看一眼——看他当年想的‘和平’,现在有人记得,有人在拍,有人在看。”你们见过这么“较真”的客串吗?不是为了露脸,是为了给祖辈一个“交代”。 最戳人的是拍完戏她去了北京西山公墓,聂曦烈士的衣冠冢在那儿。她把怀表放在墓碑前,轻声说:“叔公,我把您的故事带到银幕上了,也教给台湾的孩子了,您放心,没人会忘。”那会儿公墓的管理员听说她是聂家后人,给她拿了本留言簿,上面有好多人写的“缅怀聂曦烈士,盼两岸统一”,她翻着翻着又哭了——这哪是一个人的祭扫,是两岸人对同一批烈士的惦记。后来她把留言簿拍下来,带回台湾给“小课堂”的学生看,有个学生说:“老师,原来大陆也有人记得叔公,我们不是孤单的。” 现在台湾有些势力总想抹掉这些历史,说聂曦是“叛徒”,连曹聚仁的名字都从史料里删。聂晓岚偏不饶,她联合台湾的历史学者,把聂曦的史料整理成小册子,免费发给学生,还在社交媒体上开账号,每天更一条“两岸记忆”,粉丝从几百涨到几万,好多台湾年轻人留言说“第一次知道这些事”。她常说:“我是聂家的人,也是历史老师,两个身份都让我不能闭嘴——历史要是被改了,祖辈的血就白流了。”你们觉得,在现在的台湾,能有这样敢说真话的老师,是不是特别难得? 白色恐怖时期台湾爱国人士贡献、曹聚仁两岸沟通史实、历史教育中的记忆传承,这三个点是核心。白色恐怖时期不是只有镇压,还有聂曦这样的人在偷偷努力;曹聚仁不是普通报人,是两岸秘密沟通的关键角色;而历史教育不只是教课本,更是把没写进书里的真故事传下去——聂晓岚做的,就是把这三点拧成一股绳,让年轻人知道两岸的根从来没断过。 聂晓岚不是“在演戏”,是在“活历史”。她站在课堂上,是把祖辈的精神传下去;她站在片场,是把被遗忘的故事搬出来;她穿梭在两岸之间,是把断裂的记忆接起来。这种“延续”,比任何口号都实在,比任何宣传都有力——因为她用自己的日子,活成了聂家精神的新样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720

评论列表

逆境飞扬

逆境飞扬

23
2025-10-25 21:52

支持

李晓晖

李晓晖

9
2025-10-25 22:57

巾帼英雄民族气节弥足珍贵

大 便美丧

大 便美丧

9
2025-10-25 23:14

每当看到这些为国牺牲的先烈就会又一次滋润了干涩的眼睛。跪拜先烈[祈祷][祈祷][祈祷]

沙尘暴

沙尘暴

3
2025-10-25 23:38

1954年?

兮辰 回复 10-25 23:46
电视剧肯定有艺术加工的成分

兮辰 回复 10-25 23:46
电视剧里是同死的,但是历史上确实是54年枪毙的,最初聂曦是被判处无期徒刑

猜你喜欢

扬扬妈妈

扬扬妈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