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西和美国共同宣布了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期间,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晤,并表达可能会达成一些协议。 这话听着有进展,实则全是关税大棒后的算计。美方50%的关税刚落地两月,这会儿谈协议太刻意。 美国对巴西加税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2024年美国对巴商品贸易顺差68亿美元,服务顺差231亿美元,明明是美方占便宜 。加税纯粹是政治施压,就因巴西调查前总统博索纳罗。 关税已砸痛巴西经济。短期内14.6万个岗位要受威胁,长期更可能波及61.8万人饭碗。光牛肉出口就预估损失10亿美元,东北部金枪鱼因加税直接停供美国市场 。 卢拉的“乐观”藏着无奈。咖啡、钢铁等54.9%的对美出口产品被征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咖啡农户已暂停接美单。他嘴上愿谈,转头就砸300亿雷亚尔搞贸易多元化。 美方早留了“后门”。飞机、橙汁、石油等694种商品被豁免,占对美出口44.6%。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逃过一劫,否则每架飞机成本要增980万美元 。 这场会晤选在东盟峰会太微妙。峰会主打“包容性”,美国却在这搞单边施压。高盛算过,剔除豁免后实际关税约30.8%,但对特定产业打击仍是致命的 。 协议想落地太难。美方要的是政治站队,巴西要的是关税减免,核心诉求差太远。卢拉早放话,谈判可以,但不会放弃主权妥协。 更讽刺的是行业分化。钢铁企业税从0.5%飙到38.7%,橙汁副产品直接被征税,而能源产品却能豁免,吃相太难看 。这种区别对待,明摆着拿捏巴西软肋。 巴西也在找退路。美国虽占其出口12%,但中国、欧洲市场正发力。咖啡出口商已转头对接欧洲订单,不把鸡蛋放美国篮子里。 所谓“可能达成协议”更像表演。美方要显示影响力,卢拉要给国内产业盼头。但关税不真降,一切都是空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