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 马来西亚总理突然宣布: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吉隆坡东盟峰会期间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及关键矿产协议,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马来西亚将修改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双方将扩大贸易,这项稀土协议确保了贸易投资“尽可能自由和有弹性”。 这话听着光鲜,骨子里全是大国博弈的算计。特朗普政府正急着构建“去中国化”矿产链,马来西亚成了它拉拢的关键棋子。 美国的依赖早已摆上台面。2024年数据显示,50种关键矿产里12种完全依赖进口,28种进口占比超50%,稀土总进口依赖度达80% 。 马来西亚的稀土储量确实有分量,2024年探明约1610万吨,占全球8%。但尴尬的是,2024年开采量仅130吨,且缺乏成熟加工技术。 所谓“修改关税壁垒”,本质是马来西亚的让步。要知道,美国今年8月刚对东南亚征收19%至20%统一关税,东盟国家普遍震惊。 安瓦尔的算盘很实际,稀土产业估值达7472亿令吉,能拉动经济、创造岗位。可美国的承诺靠得住吗?此前与越、印等国的协议早已陷入停滞。 更耐人寻味的是时机。10月10日,东盟刚与中国宣布实质性结束自贸区3.0版谈判 ,马来西亚转头就与美国签约。 这背后是美国的刻意布局。其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就是要把资源国绑上供应链战车,减少对华依赖。 别信“自由弹性”的空话。中国占全球92%的稀土冶炼产能,美国重建产业链需投2500亿美元、耗时十年以上 。 马来西亚的让步更像场豪赌。美国政策反复无常,万一后续借“国家安全”加税,受损的还是自身产业。 东盟峰会强调“供应链韧性”,私下勾兑反而可能撕裂区域合作根基。短视的利益交换,恐留长远隐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马来西亚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