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力部长曾公开表示外资传授了他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轮到印度制造登场了!但他们说的特高压技术,实际上是中国企业花了大价钱,把200名印度工程师带到国内,亲自教导出的成果。 印度电力部长口中由外资传授的特高压技术,其实从头到尾都离不开中国企业的手把手教导。早在2010年,中国的特变电工就已经拿下了印度国家电网9座变电站的特高压设备订单,之后更是陆续拿到30多个变电站的300多台高端输变电产品订单,在印度市场的份额超过了30%。为了让印度能掌握相关技术,特变电工还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投建了产业园,把整条生产线都带了过去,中印两国的工程师一起在车间里指导印度技工操作,从设备设计到安装调试,方方面面都教得仔细。另一家中国企业平高集团在2013年也中标了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特高压项目,不仅提供设备,还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和调试,等于把全套技术方案都送到了印度家门口。那些被印度当成“外资成果”的特高压技术,本质上就是中国企业花真金白银培养出来的,所谓的“印度制造登场”,基础其实是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出来的本事。 莫迪这些年一直喊着要让印度当“全球制造中心”,可制造业要开工生产,哪一样离得开稳定的电力供应,这恰恰是印度的老大难问题。表面上看印度确实是发电大国,光燃煤发电的装机容量就占了总装机的近一半,可这些电根本没办法稳定送到用户手里。印度输配电环节的损耗率高达22.7%,有些地方甚至能到50%,也就是说发出来的电有一半要么丢在了传输路上,要么被人偷用了,而中国的损耗率才6.75%,连印度的零头都不到。日常停电更是家常便饭,企业每个月平均要停14次电,光这一项造成的商业损失就占了GDP的2%,农村地区更惨,至今还有2亿多人没用上电,北方邦和比哈尔邦一半以上的农村家庭都没接上电网。 一到夏天用电高峰,印度的电荒就更严重了,2022年差点闹到全国没电用。那年4月印度的用电峰值冲到了2.046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可发电用的煤炭却跟不上了。当时165家煤电厂里,大部分库存都低于25%,56家低于10%,26家甚至连5%都不到,按照规定电厂该有24天的库存,实际只能维持9天,有些关键电厂连一天的煤都没有了。煤炭不够,电就发不出来,拉贾斯坦邦、北阿坎德邦等9个邦都开始临时断电,二季度的电价直接涨了10%。到了2023年夏天,情况也没好多少,8月的用电峰值涨到了243.9吉瓦,缺口高达7.3吉瓦,只能靠延长进口煤炭的使用时间来救急,可即便这样,煤电厂的库存也只够维持11天。 这种频繁的停电和电荒,直接给“印度制造”泼了冷水。2021年10月孟买就因为停电导致交通信号灯停摆,铁路瘫痪,大量乘客滞留,不光是生活受影响,工厂也没法开工。印度最大的陶瓷产区莫尔比因为能源短缺,300多家企业直接停产,钢铁和铝业的电力供应砍了一半,产能跟着大幅下降。连福特、通用这些国际车企都扛不住了,福特在印度砸了25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最后还是关了工厂撤了出去,丰田的产能也减了40%。这些企业撤离的背后,正是电力不稳带来的生产风险,机器动不动就停工,订单根本没法按时交付,成本还一个劲地涨。 更关键的是,印度制造连发电设备都得靠中国。虽然喊着要自主生产,可印度电厂里的高端输变电设备大多是从中国进口的,特变电工、平高集团这些中国企业的产品早就占据了印度市场的半壁江山。莫迪想靠制造业拉动经济,可连基础的电力保障都搞不定,2014年到2020年,印度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涨,还从15.1%跌到了12.96%,失业率反倒一直高于7%,比世界平均水平还高。没有稳定的电力,工厂不敢扩大生产,外资不敢轻易投资,所谓的“全球制造中心”只能是空中楼阁。印度电力部长说着外资传授技术的空话,却回避了中国企业的付出,更没解决自家电力供应的硬伤,这样的“印度制造”,想要真正站稳脚跟,还差得远呢。
印度电力部长曾公开表示外资传授了他们特高压技术,现在轮到印度制造登场了!但他们说
梵西之花
2025-11-02 21:2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