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美国手里的绳子,已经勒住中国经济的咽喉;而中国手里的刀,也正对着美国的高科技命脉。只不过战场不在战壕,而在港口、芯片、能源和货币之间。 美国找的抓手是贝莱德这样的财团,这家管理着超过11万亿美元资产的巨头,背后跟美国政府的关系紧得很,连美联储都要靠它的系统做资产管理。2025年年初,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花了228亿美元,从李嘉诚的长和集团手里买下了43个港口,这些港口散落在23个国家,光泊位就有199个,还带着全套的智能管理系统和物流网络。交易一完成,贝莱德一下子就掌控了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就是说全球每十个集装箱里,就有一个要经过他们的港口,直接挤进了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的行列。 这43个港口里,最关键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太平洋边的巴尔博亚港和大西洋边的克里斯托瓦尔港。巴拿马运河是全球海运的“黄金水道”,每年要过近万艘大船,承担着全球5%的贸易量,中国商船在这儿的货运量占比高达21%,咱们跟拉美、加勒比地区的生意,很多都得走这条道。这两个港口从1997年就开始运营,原本能一直管到2047年,去年一年就装卸了371万个标准集装箱,占了运河总吞吐量的近四分之一,等于卡住了运河的进出口大门。美国早就盯上了这儿,特朗普刚上台就喊着要“收回”运河,国务卿还专门去巴拿马施压,贝莱德CEO直接找白宫汇报,说自己收购了就不用美军动手,这笔交易压根不是单纯的生意,连美国智库都直说这是对华竞争的“重大胜利”。 美国的算盘不止这一处,他们在巴基斯坦也在布局,65家美国企业扎堆进入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贝莱德靠并购抢资产,马士基还砸了20亿美元建智慧物流园区。要知道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关键,美国偏要在旁边建平行港口,让货轮绕开瓜达尔港走美资的码头,就是想分流贸易量,削弱中国在印度洋的航运优势。这种“政商合流”的套路已经成了模板,先用政治军事施压,再让资本出面收购,一步步织起全球港口网。 他们掌控这些港口,可不是为了收点码头费,而是要实实在在卡脖子。有消息说美国已经在草拟行政命令,打算给中国船只收特别停靠费,还逼着盟友一起这么干,不然就报复。更狠的是,贝莱德有个叫“阿拉丁”的系统,连各国央行都用它管资产,现在掌控了港口,就能监控中国货轮的所有数据,什么时候到港、装的什么货、要运到哪儿,全都一清二楚。要是真跟中国闹僵,他们随时能搞选择性限流,要么让船在海上排队等半个月,要么加征几百万的“政治附加费”,咱们的货物要么错过交货期,要么成本涨得卖不动。 中国外贸离不开海运,咱们的海运量占了全球近三分之一,这些港口都是货物往来的必经节点。比如南方的水果、电子零件要运到南美,北方的钢材、机械要卖到欧洲,很多都得经过贝莱德掌控的港口。一旦这些港口被用来施压,不光是企业赚不到钱,国内的物价、就业都可能受影响。美国就是看准了这一点,知道港口是经济的“血管”,把这些节点攥在手里,就等于把绳子勒在了中国经济的咽喉上。 那些美国政客嘴上说“商业自由”,实际却逼着资本为政治服务,贝莱德收购港口的每一步都有白宫在背后撑腰,这哪是市场行为,分明是用资本当武器的霸权手段。这场港口战场上的博弈,本质就是美国想靠控制全球物流网络,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受他们摆布,而这只是中美博弈的一角,后面还有芯片、能源、货币的较量,但光看港口这一块,就能明白这场较量有多关键,美国勒紧绳子的力道有多狠。
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美国手里的绳子,已经勒住中国经济的咽喉;而中国手里的
梵西之花
2025-11-02 22:29:1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