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在中越战俘遣返仪式上,“叛变”军官汪斌拖着仅37公斤重的身体,颤颤巍巍地向我方走来。人群中突然响起咒骂声,他微微一震。事后,副师长握着他的手:“我相信你!” 1990年,中越战俘遣返仪式在边境的友谊关举行,当一个瘦骨嶙峋的身影从越南方面的队伍里走出来时,在场的我方人员都愣住了。那是汪斌,曾经118团1营2连的副指导员,此刻的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空荡荡的衣服挂在身上,体重只剩37公斤,比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还轻,每走一步都颤颤巍巍,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想起当年传闻里“他叛变投敌”的说法,忍不住发出了咒骂声,汪斌的身体微微一震,脚步顿了顿,却没有回头,只是眼神坚定地朝着我方队伍走来。就在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军官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声音沉稳有力:“汪斌同志,我相信你!”这位老军官正是他当年的副师长,多年来一直没相信那些关于他叛变的传言。 这事得从1984年4月的老山战役说起,当时27岁的汪斌已经在部队待了8年,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升到副指导员。他虽然不用像一线战士那样天天趴在战壕里拼杀,可担子一点不轻,管着炊事班的吃喝,还要带着后勤组往前沿阵地送弹药、救伤员,每天都要在枪林弹雨里来回跑好几趟。老山的地形复杂,到处是地雷和炮火封锁线,送一次弹药往往要走四五个小时,路上随时可能遭遇越军的冷枪冷炮。有一次,他们一行8人背着弹药箱往3号高地走,刚到半山腰就遭遇了越军炮火袭击,身边的两名战友当场牺牲,汪斌的胳膊也被弹片划伤,鲜血浸透了衣袖,可他硬是咬着牙,把剩下的弹药安全送到了阵地,回来后才发现伤口已经化脓。 1984年7月12日,越军发动大规模反扑,也就是著名的712炮战,汪斌所在的2连负责防守松毛岭侧翼。那天凌晨,越军的炮火像雨点一样砸过来,阵地工事被炸毁了大半,前沿战士伤亡惨重。汪斌带着炊事班和后勤组的战士冲上去增援,一边扛弹药,一边救伤员,从凌晨一直忙到中午,连口水都没喝。下午3点多,他带着两名卫生员去抢救一名被困在战壕里的重伤员,刚爬到战壕边,一枚越军的迫击炮弹就在不远处爆炸,巨大的冲击波把他掀飞出去,头部和腿部严重受伤,当场昏迷过去。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被越军抬到了后方的战俘营,身边的两名卫生员也不见了踪影,后来才知道,那两名战士在爆炸中牺牲了。 被俘后的日子成了汪斌一辈子的噩梦,越军知道他是军官,想从他嘴里套取部队的部署和情报,还逼他写投降书、录反华宣传视频,承诺只要他配合,就给他人上人的待遇。可汪斌从一开始就没松过口,不管越军怎么威逼利诱,他都只有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绝不会背叛祖国和人民。”越军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把他关在不足3平方米的阴暗牢房里,每天只给半碗掺着沙子的米饭和一口水,动不动就用鞭子抽、用烙铁烫,还让他干重活。有一次,因为他拒绝在投降书上签字,被越军打断了两根肋骨,疼得他三天三夜没合眼,可他还是没屈服。 在战俘营的6年里,汪斌始终没忘记自己的身份,他偷偷和其他被俘的战友约定,绝不泄露任何机密,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有个战友实在受不了折磨想妥协,汪斌趁着放风的时候悄悄劝他:“我们是军人,宁死也不能丢了军人的气节,祖国一定会来接我们回家的。”为了保持体力和意志,他每天在牢房里偷偷做俯卧撑、练深蹲,哪怕饿到头晕眼花也不放弃。越军见他软硬不吃,就把他的待遇降到最低,冬天不给棉衣,夏天不给遮阴,硬生生把一个原本65公斤重、身体健壮的小伙子折磨得只剩37公斤,身上满是伤痕,连走路都直打晃。 1989年,中越双方开始协商战俘遣返事宜,汪斌听到消息后,激动得好几晚没睡着,他知道自己终于能回家了。可越军还不死心,临走前还威胁他,让他回去后就说自己是主动投降的,不然就杀了他在战俘营认识的其他战友。汪斌表面上答应,心里却早就打定主意,回去后一定要把真相说出来。 遣返仪式上,那些不了解内情的人因为当年的传闻咒骂他,汪斌心里既委屈又难受,可他没辩解,他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副师长的那句“我相信你”,像一股暖流涌进他的心里,让他忍不住红了眼眶。回到国内后,组织立刻成立了调查组,经过半年多的详细调查,调取了大量战俘营的相关证据,还找了其他被遣返的战友核实情况,终于查清了真相:汪斌被俘是因为重伤昏迷,期间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军事机密,更没有叛变投敌,那些传言都是越军故意散布的谣言。 调查结果公布后,组织为汪斌恢复了名誉,还给他评定了伤残等级,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后来有人问他,在战俘营里那么苦,有没有想过放弃,汪斌说:“我从来没忘自己是个军人,不管受多少罪,都不能丢了中国人的骨气。”副师长后来回忆说,当年他就知道汪斌是个好兵,送弹药、救伤员从来都是冲在前面,这样的战士不可能叛变,所以遣返仪式上他才会毫不犹豫地相信汪斌。
1990年,在中越战俘遣返仪式上,“叛变”军官汪斌拖着仅37公斤重的身体,颤颤巍
梵西之花
2025-11-03 12:26: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