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于2025年11月5日宣布,11月10日才正式生效。在未来一年内将继续暂停对美国商品24%的加征关税,同时保留10%的加征关税税率。 白宫这边在4日给出延长对等关税暂停的口风,中国5日跟上动作,两个日历翻到同一页,节点都压在11月10日,消息对照着看,像是把牌面摆平了,市场心里有个刻度。 企业的感受落在账上更直观,关税战这一圈下来,全球利润少了907亿美元,成本线往上顶,毛利被挤着走,销量没掉太多,收入看着还在跑,利润就薄了一层又一层,财务报表一摊开,费用科目胖了,净利那行瘦了,开会讨论控费的人多了。 订单流向也在变,贸易摩擦的影子压着,面向美国的出口到2026年有一个18%的下行预期,公司把供应链表格重排,更多资源去东盟和欧洲,产能分布跟着动,采购渠道也拆分,同一模组做多地认证,交付周期拉直一点,不把筹码压在一条路上。 美国的数据中心行业同样被成本推着走,基建这块的开支占了新增资金的63%,机房、电力、冷却、网络口径都得加码,预算会里把单价往上抬,落地后终端买单,托管费、带宽费、算力服务的报价单也在改,用户体验不变的前提下,总账要平。 卖方研究给出一个更陡的画面,东吴证券把2026年的关税场景提到60%的全面线,这个级别回到四十年代还没见过的高度,这一轮暂停像乌云压过来前的短停,企业该做的不是猜政策走向,而是把现金流守住,把订单节奏排稳,预案多备几套,材料和产能两端都留弹性。 关税这件事是双边都疼,美国进口价格往上压,中国出口企业的订单往下收,两边在承压,合作的盘子没散,节奏在调,没有谁能从这一回合独拿好处,能做的就是把信息看清,把动作放稳,等下一个窗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