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爱上16岁女招待。他想要和妻子离婚,妻子说:“可以,但是

微笑着前行 2025-11-24 21:17:59

1976年,52岁的金庸爱上16岁女招待。他想要和妻子离婚,妻子说:“可以,但是那个女的必须绝育”。金庸才答应没多久,他的长子就美国自缢身亡了。 金庸当时站在香港弥敦道的一家咖啡馆门口,手指间夹着尚未完全熄灭的烟,心里却很乱。他知道,这一脚踏出去,他的家庭会被震得四分五裂,可他依旧上了那间店的楼梯。 这位让金庸陷入情感漩涡的女招待名叫朱玫(此处史实需纠正:金庸第三任妻子为林乐怡,并非朱玫,朱玫是第二任妻子,此处按史实调整),当时她在香港一家餐厅工作,年轻活泼的模样让陷入中年情感困境的金庸动了心。彼时,金庸与第二任妻子朱玫的婚姻早已出现裂痕,两人在生活理念和事业追求上的分歧日益加深,而林乐怡的出现,恰好填补了他内心的空虚。 金庸与朱玫的婚姻曾有过一段甜蜜时光。1956年两人结婚后,朱玫不仅悉心照料家庭,还在事业上全力支持金庸,《明报》初创期的艰难岁月里,她既是妻子也是助手,帮着处理报社的琐碎事务。但随着金庸事业的崛起,两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矛盾也逐渐凸显,婚姻的裂痕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扩大。 当金庸提出离婚时,朱玫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不甘。她深知自己无法挽回这段感情,却又难以接受丈夫移情别恋的事实,于是提出了让林乐怡绝育的苛刻条件。这一要求背后,是一个被伤害的女人最后的倔强,她既想保住自己作为母亲的尊严,也想给这段破碎的婚姻画上一个带着报复意味的句号。金庸为了能与林乐怡在一起,最终答应了这个条件,却没料到这一决定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金庸的长子名叫查传侠,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父母的婚姻破裂让他深受打击,他始终无法理解父亲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内心的痛苦和困惑无处排解。1976年10月,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年仅19岁。这个消息传来时,金庸正在与林乐怡相处,他瞬间被巨大的悲痛淹没,手中的烟掉落在地,往日的执念在儿子的死讯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此后的日子里,金庸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他无数次在深夜里反思,如果自己没有一意孤行地追求所谓的爱情,没有忽视家庭的责任,儿子或许就不会走上绝路。这份愧疚伴随了他的一生,在后来的采访中,他曾坦言长子的离世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也是他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朱玫在经历了离婚和丧子的双重打击后,身体和精神状况日益变差,最终于1998年孤独地离世。而金庸与林乐怡的婚姻,虽然持续了数十年,却始终笼罩在长子离世的阴影之下。这段情感纠葛,不仅改变了金庸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了他文学作品之外,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印记。 从这段史实中可以看出,个人的情感选择往往会牵动整个家庭的命运。金庸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在文字世界里构建了无数侠骨柔情的故事,却在现实生活中因情感执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经历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家庭的责任,否则再辉煌的人生,也会留下无法弥补的缺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6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