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才是人间清醒,我妈年轻时出墙了,我爸二话不说,直接把我妈带回娘家,当着我姥他们面,把我妈给教训了一顿,让我妈写了保证书,如果再有下次,她就净身出户。那时候我才上初中,记得那天我爸下班回家,脸色沉得像要下雨,却没跟我妈吵一句。他把我妈外套叠好递过去,只说 “跟我回趟娘家”,语气平静得吓人。到了姥姥家,我爸没绕弯子,直接把事情说清楚,没骂脏话,也没歇斯底里,就一条一条摆事实,最后看着我妈说:“要么写保证书,以后好好过日子;要么现在就散,家里东西你一件别想带走。” 我妈当时脸煞白,站在原地手足无措,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姥姥赶紧拉着我妈的手劝,姥爷坐在炕沿上抽着旱烟,眉头皱成一团,半晌才开口:“这事是你不对,听你男人的,写。” 我妈咬着嘴唇,接过我爸早就准备好的纸笔,一笔一划写保证书,手都在抖。我爸站在旁边看着,没说一句软话,等我妈写完,他拿起保证书仔细看了一遍,让我妈按了手印,又递给姥姥姥爷各看了一眼,才把纸折好放进兜里。 回家的路上,车里没人说话,我坐在后排,能感觉到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我妈侧着头看窗外,肩膀微微耸动,我爸握着方向盘,眼神一直盯着前方,全程没看我妈一眼。从那以后,我妈像变了个人,以前总爱往外跑,喜欢跟朋友逛街打牌,后来下班就回家,买菜做饭,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她不再打扮得花枝招展,衣服都是朴素的款式,也很少跟以前那些朋友联系了。 我爸对我妈态度没那么热络,但也没刻意为难。他还是按时上下班,工资照样交给我妈管,只是不再像以前那样跟我妈说笑。有一次我妈做了我爸爱吃的红烧肉,往他碗里夹了一块,我爸没拒绝,吃完了却没说好吃,也没说不好吃。我那时候不懂,总觉得我爸太狠心,后来才明白,他不是狠心,是不想让这个家散了。 初三那年,有个男人给我家打电话,是我接的,对方问我妈在不在。我喊我妈来接电话,我爸正好从里屋出来,听见了电话里的声音,脸色又沉了下来。我妈接完电话,跟我们说就是以前的同事,问点事。我爸没追问,只是当天晚上跟我妈说:“保证书还在我这儿,你自己记着。” 我妈赶紧点头,说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跟不相干的人联系。 高中我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去都能看到我妈在忙里忙外,我爸要么在院子里修东西,要么在屋里看报纸,两人互动不多,但家里的日子过得安稳。有一次我跟我爸聊天,问他当初为什么不直接跟我妈离婚。我爸说:“那时候你还小,离婚对你不好。再说,人都会犯错,给她一次机会,也给这个家一次机会。但机会只有一次,不能再有下次。” 后来我上了大学,离家远了,每次打电话回家,都是我妈接,跟我说家里的事,说我爸还是老样子,按时上下班,闲下来就去公园下棋。我妈偶尔会跟我抱怨,说我爸对她还是不冷不热,但语气里没有怨恨,只有无奈。我知道,我妈心里一直愧疚,这么多年她一直在用行动弥补。 工作后我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一次带着爱人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妈给我爸夹了一筷子鱼,我爸说了句 “谢谢”,这是我第一次听见他跟我妈说谢谢。饭后我妈在厨房洗碗,我爸进去帮忙,两人小声说着话,虽然听不清内容,但能看到我妈脸上带着笑。 现在我爸我妈都老了,我妈身体不太好,我爸每天早上都会陪她去公园散步,晚上给她泡脚。有一次我回家,看到我爸在给我妈剪指甲,动作很慢很轻柔。我妈靠在沙发上,看着我爸,眼神里全是依赖。我想起当年那张保证书,它像一个警钟,提醒着我妈珍惜眼前的生活,也让我爸守住了这个家。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没有谁永远不犯错,重要的是犯错后能不能改正,能不能被原谅。我爸用他的冷静和理智,没有让这个家支离破碎,也让我妈明白了责任和珍惜。现在每次回家,看着爸妈相濡以沫的样子,我就觉得,我爸当年的做法,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他不是没脾气,只是把脾气藏在了心里,把家放在了第一位。这样的人间清醒,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当内心幼稚但是又到了上班的年纪。”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