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清醒一回!特朗普明确表示,龙国一直在芬太尼问题上帮助美国!200年前,西方卖给我们鸦片;200年后,我们提供美国芬太尼,真的太讽刺!
最新消息,当地时间7月16日,特朗普在签署一项名为“遏制芬太尼法案”前,他就再度无意外的提及中国。不过此次与过去将锅甩到龙国头上,进行妄加指责抹黑不同的是,特朗普突然为龙国说起好话,他对记者说道:我认为龙国一直在芬太尼问题上帮助我们。
说实话,谁都没想到啊,一直对龙国敌意满满的特朗普终于清醒了一回,他在签署非在芬太尼相关法案的时候,居然明确告诉所有美国人——龙国在这个问题实际上帮了美国的大忙。因为美国的生产能力、种植能力其实都不行(那么龙国在芬太尼的提取领域还是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现在我们对老美不断提供这些产品,那是对老美各个领域巨大的帮助!尤其是在精神领域!特朗普这样描述,其实就是在告诉老美:我们需要坐下来冷静一下,不要总是对龙国充满敌意,其实完全没有必要。
这一表态无疑是给那些习惯无端指责中国的美国政客一记响亮的耳光。长期以来,美国的某些政客为了一己私利或者政治操弄的需要,总是把芬太尼问题的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中国,全然不顾事实的真相。 芬太尼问题属于美国内部的禁毒不力以及滥用药物的社会问题。中国在这方面其实一直在积极努力地与美国进行合作。中国政府严格管控芬太尼类物质,在国内大力打击芬太尼的非法生产与流通,这本身就是对全球禁毒工作的巨大贡献,包括对美国禁毒工作的积极助力。
特朗普此次的表态希望能让更多的美国民众看清事实。美国不应继续沉浸在对中国无端的指责与恶意抹黑中,而是应当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冷静下来,真正从自身找问题,去解决芬太尼滥用的顽疾。美国有着发达的科技、完善的医疗体系,如果能把精力放在加强国内禁毒工作、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完善药物管理等方面,而不是总想着把责任甩给别人,相信会在解决芬太尼问题上取得更大的成果。同时,这也为中美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只有基于事实、相互尊重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以下是关于中美之间芬太尼领域贸易的数据、关税冲突、中国优势,以及特朗普态度变化的相关内容: 贸易数据与关税冲突 中美在芬太尼领域的贸易冲突主要体现在关税层面。2025年2月1日,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华所有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将禁毒问题武器化。中国迅速反制。
中国优势 早在2019年,中国就已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成为全球第一个采取这一措施的国家,这一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加强了对三种芬太尼前体化学品的管控,有效地切断了毒品的生产供应链。中方的政策实施,特别是对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有效阻止了大量芬太尼类物质流入美国市场,减少了美国因芬太尼滥用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根据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报告,中方在芬太尼管制方面的努力,导致美国合成阿片类药物的价格短期内飙升,并有效抑制了滥用行为,研究显示,在中方加强管控后,芬太尼过量死亡人数减少了20%至25%。
特朗普态度变化 特朗普对芬太尼问题的态度摇摆不定,且始终与关税政策紧密相连。今年2月,他以中国“未能阻止芬太尼流入”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但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的记录显示,自2019年5月中国实施全球最严格的整类列管政策以来,美方再未查获过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7月16日,特朗普在签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前几小时,称“我认为中国一直在帮助我们”,强调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正在迈开大步”,肯定中国“想做点什么”的态度;然而在同日晚些时候签署法案后,他又逆转态度,声称“中国提供了大部分芬太尼”,甚至表示“有些人会说中国提供了所有芬太尼”。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演,凸显出芬太尼只是他手中一张随时可以打出的“政治牌”。
芬太尼本身并非毒品,它是一种强效的麻醉性镇痛药,在医疗领域可用于手术前、中、后的镇痛等。然而,一些未经合法授权生产、使用和流通的芬太尼类似物属于毒品范畴。 美国并非需要大量芬太尼,而是面临严重的芬太尼滥用问题。美国药物成瘾情况严重,部分人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芬太尼用于非医疗目的的吸食,导致大量因芬太尼过量致死的案例。同时,美国社会枪支泛滥、贫富差距大等社会问题加剧了药物滥用现象。 芬太尼与鸦片存在明显区别。从来源上看,鸦片是从罂粟植物中提取而来,而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在作用强度方面,芬太尼的镇痛效力比鸦片强很多,起效也更快。在成瘾性上,两者都有成瘾风险,但芬太尼的成瘾性可能更为迅速和强烈。 若发现身边有芬太尼滥用情况应及时举报。若自身或他人有成瘾相关困扰,需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