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西湖评论 | 紧紧牵住景区安全的“牛鼻子”

一段山西五台山景区内牛群踩踏游客的视频日前在网络上流传,画面触目惊心。网传视频显示,游客用手杖击打牛屁股、投喂牛肉干,甚至有女游客骑乘牛背。从视频看,责任显然在游客身上。然而,媒体采访当事游客后真相渐显:该游客因带犬只上山而受牛群攻击,最终为保护犬只而被踩踏,而网传“喂牛肉干”“敲牛屁股”的视频,实为拼凑剪辑而成,与当天攻击事件无关。

事件几经反转,终成一场乌龙,所幸被踩踏男子并无大碍,堪称不幸中的万幸。但事情显然不能就此打住——

正如网友所追问:“究竟是游客不文明,还是景区管理失职?”从景区回应看,当地称早已发布通告,划定三条公路购票入山线路及寺庙中心区为游览区域,其余为非游览区,并提示游客与动物保持距离。但这仍不乏值得细究之处,这些牛群既为当地牧民所放,那么,非游览区的物理隔离是否真正起效?对野性牛群这类已知风险源,是否建立了动态监测与应急拦截机制?更何况,一周前既已证实发生过游客鞭打牛群事件等,风险预警已然亮起红灯,为何“亡羊”之后仍不“补牢”?

文旅部近日部署暑期景区安全工作时就强调,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这为破解问题指明了方向。一个文明安全的游览环境,首先在于景区扎紧安全篱笆,也有赖于游客与景区双向奔赴。近年来,游客与野生动物发生冲突的事件频发,既与部分游客投喂、挑逗等不文明行为相关,也有景区防护措施缺位的原因。不少景区将“文明游览”简化为标语口号,既无生动风险案例警示,也缺乏针对特殊场景的精细化指引,这才让“无知者无畏”。

解决问题,要在景区管理与游客行为间找到平衡点。当我们齐声谴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更要以电子监控与强化巡逻等形成技术与制度的双重护航,绝不能留有漏洞。比如,划定牛群活动的“生态廊道”与游客游览的“安全通道”,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安全双赢。此外,入口处设置宠物寄存服务、游览途中增加实时语音提醒,将“禁止性规定”转化为可执行流程。对游客而言,遵守规则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不仅是对自身安全负责,更是心怀敬畏、行有边界,对于公共秩序的自觉维护。

以这一事件为戒,相关各方要持续压实管理责任,筑牢共识防线,真正牵住景区安全的“牛鼻子”,让每一位到五台山的游客感受到清净圣洁之美,更让“诗与远方”始终与平安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