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裁英国防长正当时。 7月29日报道,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表示:英国准备好为台湾战斗。鉴于公然干涉中国内政,有必要采取断然措施,对当事人予以制裁和惩戒,以维护核心利益不容挑衅,以儆效尤。 英国政坛存在着一股顽固的反华势力,其行动轨迹早已有迹可循。2021年3月,中国对包括图根哈特在内的9名英国个人及4个实体实施制裁,正是因其长期恶意炮制涉疆、涉港谎言,推动对华敌对政策。 图根哈特作为“中国研究小组”创始人,曾公然阻挠华为5G合作、鼓吹禁止中国留学生入境,甚至将冷战思维直接套用于对华关系。 需注意,被制裁的“中国研究小组”自成立伊始就效仿冷战时针对苏联的对抗模式。其核心成员奥布莱恩、史密斯等不断散布“中国威胁论”,推动英政府配合美实施技术封锁与外交围堵。 历史表明,中国制裁从非空洞表态,而是兼具法律效力与经济威慑的实质性反制。2021年对英制裁清单中首次包含“冻结在华财产”条款,直指反华分子要害。 埃塞克斯园大律师事务所被点名后,迅速删掉官网涉疆声明,国际仲裁员集体辞职,新加坡分支被迫解散。这家曾为反华组织“法律背书”的知名机构,因失中国市场与全球客户信任而濒临崩溃。 同样,当英国猪肉加工商因政治摩擦导致对华出口停滞时,超百万头生猪滞销引发行业震荡,企业主们不得不向政府施压以修复对华关系。 这些案例印证了中国反制措施的精准穿透力:它让挑衅者个人承担代价,更使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深刻意识到“反华生意”的不可持续性。 希利此次挑衅的荒谬性,在于其完全背离现实国际政治格局。英国脱欧后经济持续面临压力,中国身为其第二大非欧盟贸易伙伴,这本应是合作的基石,然而其防长的军事冒险言论却直接冲击双边互信。 更讽刺的是,英国试图拉拢盟友介入台海的图谋已遭多方冷遇。日本政府私下通知在台企业“撤侨需中方同意”,变相承认台湾属中国领土;韩国总统明确拒绝配合美国战略,直言“台海与韩国无关”;澳大利亚因对华贸易占出口总额40%,直接拒绝承诺军事介入。 就连美国智库兵推也显示,若武力干预台海,美军一周内将伤亡2.1万人,代价远超阿富汗战争——这些事实彻底戳穿了希利虚张声势的“协防承诺”。 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具有坚实国际法基础。台湾海峡水域涵盖内水、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根本不存在“国际水域”一说。任何国家借“航行自由”之名穿越台湾海峡,皆为对中国主权与安全的公然挑衅。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制裁手段始终遵循对等原则:针对2024年2月英国非法制裁三家中企,中国商务部严正指出这是“无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制裁”,并警告将坚决维护中企权益;同年12月英国再以俄乌冲突为由制裁中企时,中国驻英使馆直接定性该行为“暴露英方虚伪本质”,要求立即撤销。 制裁希利绝非简单外交报复,而是向国际社会传递清晰信号:中国核心利益不容交易,任何势力触碰红线必遭反噬。 当百万英国生猪因政治对抗滞销时,当顶级律所因涉华业务中断破产时,当盟友纷纷拒绝为伦敦的军事冒险背书时,英国政客终将明白——挑衅中国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更为沉重。 今日之中国已具备充足手段将外交警告转化为实际威慑,而希利们若执意充当反华马前卒,等待他们的终将是历史的审判与现实的制裁。 素材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官方账号 2025-07-28 17:2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