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宝马大佬8月入职小米,设计部直接上演“前徒弟管师父”,这波操作不是请客吃饭,是给全球车企递名片:敢把争议设计师放进20万级市场,小米赌的是“骂声也能卖货”。
SU7十五个月卖30万、YU7十八小时收24万订单,数字已经把“保时米”标签撕了一半,剩下那半条就让兰格继续撕。
慕尼黑研发中心4月落地,宝马底盘、FE性能、法拉利空力专家陆续到位,欧洲人给技术,中国人给销量,两边各取所需。
兰格当年把iX格栅做成“大鼻孔”,被骂成筛子却带火话题;这回他要在小米身上复制流量,只不过价格从百万级压到二十万级,骂点更容易变买点。
小米不是在做车,是在做一条热搜产业链,车只是道具。
李田原曾是兰格手下,如今翻身当领导,这层关系让内部沟通省掉磨合期,设计吵架直接变灵感,省下的时间就是上市节奏。
等下一款车出来,你会为了一张前脸掏腰包,还是继续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