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个大谱!”近日,江苏盐城,一位业主因为家中有人去世,竟直接把白色的灯笼挂在了单元门上,还在周围摆放了花圈,其他业主对此非常不满,要求物业处理,谁知却被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互相理解,别太计较?网友:没挂在物业办公室当然不想计较! 周三早上七点,王女士牵着刚上幼儿园的儿子走出单元门,孩子突然往她身后缩,小手死死攥着她的衣角。“妈妈,怕。” 顺着孩子的目光看去,单元门两侧挂着的白灯笼正随风晃荡,“奠”字在晨光里透着刺眼的白,底下还拖着长长的黄流苏,扫过路过的脚踝。 花圈摆成的长队从门口一直延伸到小区主干道,绢花被前一晚的雨打湿,蔫头耷脑地贴在架子上,祭文牌歪歪扭扭,有一个还倒在了地上。 这已经是殡葬队伍驻扎的第三天。第一天清晨,王女士被一阵震耳的哀乐惊醒,以为是哪家办丧事路过,没成想推开窗,就看见单元门口搭起了红顶白边的帐篷,几个穿孝服的人正往墙上贴挽联。 她下楼买菜时,撞见办丧事的业主蹲在帐篷里抽烟,地上堆着空酒瓶,便上前轻声说:“大哥,能不能把声音调小点?家里有小孩上学。”对方没抬头,吐了个烟圈:“就这几天,忍忍吧。” 住在二楼的张阿姨有高血压,第二天早上出门倒垃圾,刚走到单元门口就头晕目眩,扶着墙缓了半天。“白花花的一片晃得人眼晕,哀乐听得心里发慌。” 她让女儿给物业打电话,得到的回复是“特殊情况,互相理解”。等女儿中午回家,发现张阿姨竟没敢出门买菜,硬生生在家啃了两顿馒头。 业主群里炸开了锅。有人发视频说自家孩子吓得晚上做噩梦,有人抱怨上班路过时被花圈绊倒,还有人翻出小区业主手册,指着“公共区域禁止占用”的条款质问物业。 周六下午,十几位业主结伴去物业办公室讨说法,接待的工作人员叹了口气,手里转着笔:“谁家没个红白喜事?人家家里刚死人,情绪也不好,咱们多担待点。” “担待?”王女士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那把灯笼挂你们办公室门口,你们担待不担待?”办公室里瞬间安静,另一位工作人员赶紧打圆场:“我们已经去沟通过了,他们同意把哀乐关小点。” 可等业主们回到单元楼,发现除了音量调低,该有的布置一点没少,甚至还多了两个花圈。 有业主气不过,偷偷录下了和物业经理的对话,对方在电话里抱怨:“办丧事哪有不占地的?你们这届业主怎么这么难沟通……” 视频传到网上,评论区吵翻了天。有人说:“传统习俗也得有边界,单元门是大家的,凭什么成了私人灵堂?” 也有人分享类似经历:“我们小区之前办丧事,人家在自己车库门口搭棚,音响朝自家院子放,三天就撤了,这才叫互相尊重。 ”更有人直指物业:“收物业费的时候说得比唱的好听,真要管事了就和稀泥,要是灵堂搭在物业门口,你看他们急不急?” 周日傍晚,王女士带儿子去公园玩,路过小区另一栋楼,看见有户人家门口摆着简单的花圈,没有搭帐篷,也没放哀乐,只有家人安静地守在那里。 儿子指着问:“妈妈,那家也在办丧事吗?”王女士点点头,心里忽然清楚,不是办丧事本身让人不适,而是有些人借着“传统”的名义,把公共空间当成了自家的地盘,忘了邻里之间最基本的尊重。 信息来源:北京时间
“这下解释不清了!”8月11日,江苏南京,一20多岁的女子在上车后,发现老弱病残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