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三轮车夫载完乘客后回家休息,却碰上了公安搜找特务,他一愣,随即想到了

岁月解读师 2025-08-21 10:49:41

1951年,三轮车夫载完乘客后回家休息,却碰上了公安搜找特务,他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兴奋地说:“走,我带你们抓特务去!” 沈炳忠的一天总是从天未亮就开始,他推着三轮车穿行在街口,等着有人上车,清晨的人群急匆匆,有人赶去集市,有人去车站,他几乎不挑客人,只要有人需要,就会把车蹬到目的地。 到了傍晚,他的双腿早已酸痛,可他仍会咬牙坚持,想着多拉几趟,多挣几枚钱,好贴补家里开支。 三轮车夫的工作辛苦,但沈炳忠从不叫苦,他觉得自己能凭力气吃饭,心里踏实,只是,每当夜幕降临,他心头总会冒出另一个念头:要是能再帮公安抓几个潜伏的特务,他就算多熬几个夜,也值。 沈炳忠对特务的仇恨早已刻进骨子里,十二岁那年,他还只是个街头卖香烟的小孩,那时北平城里暗流涌动,军统特务横行霸道。 他卖烟时遇到几个身穿便衣的特务,这几人拿了烟却不给钱,沈炳忠不服,追上去要账,没想到对方反手一指,说他是“共党探子”,把他抓走。 在阴冷的屋子里,他被打得皮开肉绽,鞭子和皮鞋轮番落在身上,他只是个孩子,却被硬生生关进牢里,家里人四处求人,花光积蓄,才把他赎出来。 那段日子,他夜夜被惊醒,手脚不由自主地发抖,他记得父亲看着他满身伤痕时眼里压抑的愤怒,也记得母亲偷偷掉泪的样子,从那时起,沈炳忠对特务的恨意就像火一样烧在心底。 几年后,他的父亲也因几句怨言被特务抓走,关押期间父亲受尽酷刑,虽最终被放回,但早已身体垮掉,不久便撒手人寰,那一年,沈炳忠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替父亲讨回这笔血债。 新政权建立后,他有了新的生活,白天蹬三轮车,晚上参加夜校识字班,他在本子上写下“抓特务”三个字,用力过猛把笔都戳断,那一刻,他心里明白抓特务已成了自己一辈子的执念。 就在一次夜间收工时,他遇到了一个看似寻常的中年男子,那人先是要去外城政府所在地,车刚蹬到目的地,他又让往回赶,沈炳忠满头大汗,咬牙撑着把车蹬回来。 刚喘口气,客人又改口,说要去火车站,沈炳忠心里嘀咕,这人怎么反复折腾,可看在车钱的份上,他仍然忍了下来。 到了车站,天已是深夜,车站冷清,几乎没有旅客,那人下车东张西望,不像是等人,更像是在打探什么。 他又问沈炳忠火车开往天津的时间,得知要等天亮后,干脆提出要沈炳忠继续在城里转一圈,等到早晨再给他一大笔钱。 沈炳忠本就累得厉害,此时心里更觉不安,这个人言行古怪,不停改口,出手又阔绰,怎么看都不像普通客人,沈炳忠摇头拒绝,调转车头要回家,他心里隐隐觉得这人可能不是一般人。 在离开时,那人还掏出几张钞票,试图塞到沈炳忠手里,嘴里说着要补偿他辛苦,沈炳忠却没接,他心头警觉,这分明是贿赂,带着掩饰意味。 他不愿多扯,索性加快蹬车速度,把客人甩在了冷风里,回到家后,他越想越不对劲,特务的模样,他见得多了,反复无常的神态,游离不定的眼神,和这人如出一辙。 他觉得自己遇见的,极可能就是潜伏在北京的特务,想到这里,他没有犹豫,立刻推门出门,直奔北京市公安局外五区分局。 公安人员早已掌握有特务潜入的情报,只是一直没找到确切落脚点,当听到沈炳忠的描述时,他们神色一震,迅速核对细节,几乎可以断定这人就是他们苦寻多日的嫌犯。 沈炳忠当场表示不仅愿意提供线索,还要亲自参与追捕,次日清晨,公安人员分头行动,沈炳忠被分到一组,在熟悉的街区仔细搜寻。 他凭借对昨晚客人的印象,锁定一片可能的活动范围,终于,在昏暗的街角,他一眼认出了那个灰衣身影,行动迅速展开,数名公安同时出手,目标来不及反应就被牢牢按倒。 核查身份后,确认此人正是长期潜伏、身份极其隐蔽的保密局特务戚巨川,此人从外地潜入京城,负责联络旧部和筹建破坏据点,早已在追捕名单之列。 随着戚巨川的落网,北京城内一个潜藏已久的特务网络被连根拔起,公安根据他的供述,找到电台和密码本,捣毁秘密据点,抓捕多名同伙。 事后,公安人员对沈炳忠赞不绝口,称他记忆力强,胆大心细,是人民的好助手,沈炳忠却没去炫耀,而是第二天照常蹬起三轮车。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报的仇还远远不够,抓一个特务只是刚刚开始,经历这件事后,沈炳忠比过去更加坚定,他不再只是个普通车夫,而是把自己看成一名“随时待命”的眼睛和耳朵。 只要有机会,他就要为清除潜伏特务出一份力,他从此把车夫的工作和志愿的身份结合起来,每天跑街串巷,不仅拉活,还在暗暗观察可疑行迹。 他相信,真正的清白,不是喊口号,而是用行动去守护来之不易的新生活。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0 阅读:52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