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摆在特朗普面前,美财长对华态度大变,不该说的也全都说了。美国豆农彻底破防了

猫贪余温 2025-08-21 20:49:36

一封信摆在特朗普面前,美财长对华态度大变,不该说的也全都说了。美国豆农彻底破防了,自己一票票选出来的总统,却快让自己破产了。前日路透社报道,特朗普被农民的一封信催促,而美财长的态度说明一切。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堪称"大型翻车现场"。这位曾经力挺关税政策的鹰派人物,突然在阿根廷访问期间大谈"希望与中国达成重大贸易协议"。 这种180度的态度转变,背后是美国农业正经历的"生死时速"。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5年7月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同比减少6.9%,农民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对华出口暴跌带来的灭顶之灾。 当贝森特说出"没人希望关税持续"时,美国豆农协会的声明早已火药味十足:"总统再不想办法,今年秋天我们就要血本无归!"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政府2025年4月推出的"对等关税"政策。原本想通过加税迫使中国让步,结果中国买家直接把200万吨7月交货的大豆订单推迟到8月,而9月新豆上市后,库存积压只会让价格雪崩。 艾奥瓦州豆农凯尔·佩利特指着仓库里发霉的豆子说:"这些豆子每吨至少贬值150美元,可银行还在催贷款。" 更讽刺的是,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中国采购的美国大豆同比减少88.2%,而巴西同期对华出口量暴增67%。曾经的"大豆帝国",如今只能看着南美竞争者分食蛋糕。 豆农们的困境远不止于滞销。柴油价格飙升至每加仑3.66美元,让机械租赁成本暴涨9%,许多农民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地里的豆子熟透发芽。 肯塔基州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德算了笔账:一个1000英亩的农场,种植成本高达60万美元,而今年大豆价格每蒲式耳跌破8美元,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更要命的是,银行因为担心风险,把农业贷款利率提高到7.5%,让不少农户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弗吉尼亚州豆农约翰·博伊德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原本计划种满大豆,最后只能改种火麻,结果因为缺乏经验,第一批作物就赔了12万美元。 特朗普政府的应对措施堪称"教科书式灾难"。先是推出150亿美元农业补贴,结果繁琐的申请流程让大部分农民到8月还没拿到钱。 接着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发文,要求中国"把大豆采购量增加三倍",这种"推特治国"的戏码,换来的却是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当天暴跌3%。 更荒诞的是,美国政府一边加征关税,一边又允许部分汽车制造商豁免零部件关税,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操作,让豆农们直呼"我们的选票难道不如汽车厂的游说管用?"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美国农业产业链的"慢性自杀"。当中国买家转向巴西,他们不仅获得了价格更低的大豆,还顺带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而美国豆农除了承受库存积压的损失,还要面对国际市场份额的永久性流失。 正如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大豆在华份额已降至21%,而巴西则占据71%的绝对优势。这种"用关税赶走客户"的神操作,让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直呼"这不是贸易战,而是美国农民的单方面投降"。 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制造"死循环"。为了弥补出口损失,豆农们不得不扩大种植面积,结果导致国内供应过剩,价格进一步下跌。 而当价格跌破成本线,农民又不得不削减机械和化肥投入,导致单产下降,形成"越种越赔"的怪圈。这种恶性循环,让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年农场破产数量将同比激增55%。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博弈中,唯一的输家是美国农民。当财长贝森特在镜头前大谈"谈判诚意"时,仓库里发芽的豆子正在无声控诉:特朗普的关税游戏,最终买单的还是那些用选票支持他的人。 而中国市场的大门,在巴西大豆的冲击下,正越关越紧。这场"大豆战争"的结局,或许早已写在阿根廷港口那一艘艘装满巴西大豆的货轮上。

0 阅读:45

猜你喜欢

猫贪余温

猫贪余温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