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筹备婚礼期间离奇失踪,几日后,她的尸体出现在冰雪之中,全身泥渍,满身伤痕,就连手指也被僵硬地插入泥土之中,人们还发现她怀里似乎死死地护着一个东西…… 那东西被冻得硬邦邦的,裹在湿透的棉袄里,搜救队的老张用冻僵的手慢慢解开棉袄扣子,才看清是个磨得发亮的牛皮包。包角补过好几块补丁,拉链早就坏了,是用粗麻绳一圈圈捆紧的。老张后来跟人说:“当时那包冰碴子往下掉,我一摸,里面硬邦邦的不是石头,是一沓纸。解开麻绳一看,是地质图,铅笔字写得工工整整,连个墨点都没有,就是边角有点湿,像是被体温焐过。” 旁边的年轻队员小王忍不住红了眼:“前几天队里开会,杨队长还说‘三塘湖的冬天来得猛,咱们得跟老天爷抢时间’。她从抽屉里翻出个旧日历,把婚期那页折了个角,笑着说‘等普查完,让谢宏来油田接我,咱们就在井架下办婚礼’。谁能想到……”他没再说下去,只是蹲在雪地里,拿手抹了把脸,雪水混着什么东西往下淌。 杨拯陆的口袋里还揣着个小本子,不是工作记录,是本日记。翻开泛黄的纸页,里面夹着一张照片:她和未婚夫谢宏站在西北大学门口,两人都穿着学生装,笑得露出牙。照片背面有行小字:“1954年夏,与宏共勉:为祖国找石油,此生不渝。”再往后翻,有一页写着:“今天去牧民家借宿,阿婆给我喝奶茶,说‘戈壁滩的风烈,姑娘家要多穿点’。我给阿婆看地质图,她指着图上的曲线问‘这是山吗?’我说‘是石油藏在地下的家’。阿婆说‘那你们要找到它,让我们冬天也能烧暖气’。” 队里的老医生回忆,杨拯陆来新疆三年,从没请过病假。有次她发烧到39度,还坚持要去野外,医生拦着不让,她从包里掏出个小药瓶,说“我带着退烧药呢,勘探点不能等”。后来才知道,那药瓶里装的是葡萄糖片,她舍不得花钱买退烧药,就靠这个顶着。同事小李说:“她的地质锤木柄都磨圆了,上面全是汗渍浸的印子,我们说‘队长,换个新的吧’,她总说‘这锤子跟我找到过红山区的构造,有感情’。” 如今三塘湖油田的展览馆里,陈列着那个牛皮包的复制品,旁边放着她的地质锤和日记。每天都有年轻的石油工人来参观,24岁的技术员小陈看完日记,在留言本上写道:“杨前辈22岁能为石油献出生命,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设备,更要把她没走完的路走下去。”展览馆的讲解员说,每年冬天第一场雪的时候,总有老人带着孩子来,指着窗外的抽油机说:“看,那是杨姑娘当年想看到的样子,石油花真的开了。” 总结:杨拯陆的故事,像一颗埋在戈壁滩的种子,在岁月里长成了参天大树。她用22岁的生命告诉我们,所谓英雄,不过是把对祖国的爱,融进了每一步勘探的脚印里,把对事业的执着,刻在了冰冷的冻土上。如今三塘湖的石油奔流不息,那是她用生命浇灌出的“黑色金子”,也是一代代石油人传承不息的精神火炬
1958年,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在筹备婚礼期间离奇失踪,几日后,她的尸体出
乘风的星辰
2025-10-20 17:22:26
0
阅读:0